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小企業的倒閉潮拷問著民營企業發展的未來,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民間資本卻投資無門。如何實現二者的優化對接?本報訪談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寧波市工商聯副主席、浙江利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談談如何破解難題,如何優化民間資本投資。
廣州日報:中小微企業轉為“用錢荒”企業的節點,為什麼集中于2011年?是長期問題,還是有特殊原因?“用錢荒”企業是否集中出現于浙江?對廣東省的企業有些什麼啟示?
李立新:其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只是到了2011年,問題集中凸顯了出來。其實“用錢荒”企業不單單出現在浙江,我認識很多廣東企業界的朋友,廣東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樣很突出。融資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企業融資需求加大。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接單難、招工難、成本漲、融資難”等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眾多中小微企業感到危機重重,超過一半的中小型企業表示目前資金相當“緊張”。
二是國家貨幣政策趨緊,中小微企業融資更加困難。銀根收緊,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在正規金融機構求貸無門。於是,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只能依靠民間高利貸融資,民間高利貸月利率一般為5%~6%,最高的達到年利率120%,高利貸進一步拉升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當然,人所共知,融資難最根本的原因,是金融壟斷。金融壟斷不破除,即使有再多的措施,融資難只能暫時緩解,而不可能根除。
廣州日報:一方面民間資本投資無門,而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卻出現用錢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何優化二者的對接?
李立新:當前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歸根結底是我國現有的金融改革滯後造成的,癥結在政策體制。我國實體經濟體系已經高度多樣化、多元化、複雜化,可我們的金融體系卻是相對單一,金融創新不足。
對此,我認為應該通過放開金融市場、降低準入門檻、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方式,實現金融創新,在資金供需雙方之間搭建起一座暢通、高效的橋梁。要在民間資本和中小企業之間架起一座暢通無阻的橋梁,就要給民間借貸一個合法的身份,使其合法化、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