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李長安:擴內需須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07: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資本論

  □李長安(對外經貿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

  昨天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是今年工作的重點。

  從外部環境來看,在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衝擊下,作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的歐美經濟前景慘澹,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開始回落。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猛降了7.8%,其中出口下降0.5%。

  外需不振,更突顯了擴大內需的緊迫性。若從絕對指標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消費需求確有巨大增長。但從相對指標看,我國的消費狀況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有些年份甚至還在倒退,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不斷下降。197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為39.4%。但到2010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到37.3%。

  一般來説,收入是消費的決定性因素。雖然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持續擴大,並已成為阻礙擴大內需的主障礙。目前我國基尼系數已超0.45的國際警戒線,進入較不公平的國家行列。

  在一個社會中,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傾嚮往往要大於富裕階層。商務部的調查顯示,佔全國人口10%的最高收入群體消費傾向只有0.66,而10%的最低收入群體消費傾向高達0.99。顯然,佔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低收入者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大大拉低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

  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也使居民消費意願逐年降低。邊際消費傾向是表示居民收入增加後用於消費的增量比例,據測算,2001年到2008年,我國農村邊際消費傾向平均值為0.80,城鎮為0.66;但到2008年,農村居民降為0.65,城鎮居民降為0.56。

  由於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大蛋糕”中所佔比重越來越低,導致消費結構失衡。研究表明,在我國初次分配中勞動者報酬佔比已從1995年的51.4%降到目前的不足40%,而政府和企業的所得均有提高。在居民消費不足的同時,公款花銷佔比卻在膨脹。據九三學社中央提交兩會的提案數據,目前全國一年僅公款吃喝的開銷就達3000億。“三公”支出擠佔著政府對民生支出的規模,實際上也反映出居民消費不足的一個重要緣由。

  因此,要實現擴內需戰略目標,必須儘快扭轉國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佔比過低的格局,這不僅要求切實減稅、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也要求真正提高實際勞動工資水平。同時,還要儘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消除勞動者消費的後顧之憂。

熱詞:

  • 收入分配差距擴大
  • 居民消費
  • 三公
  • 貢獻率
  • 居民收入
  • 擴大內需
  • 政府工作報告
  • 2008年
  • 國民收入分配
  • 邊際消費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