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馬爾代夫:蒙塵的天堂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車宏亮發自馬累

  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馬爾代夫雖然國土面積比中國海南省還要小,對全球遊客來説卻是魅力不凡的度假天堂,近幾年來,馬爾代夫在中國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成為許多情侶蜜月旅行的首選地。

  然而,這樣一個“失落的天堂”卻不太平。2月7日,馬爾代夫前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突然下臺使得外界開始關注馬爾代夫的另一面——不穩定的經濟和動蕩政局,馬爾代夫“天堂之亂”背後還隱藏著哪些更深層次因素?

  旅遊、示威兩不誤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最近出現的抗議活動從1月下旬開始,持續大約3周時間,期間抗議者與警察不時有衝突發生。若不是許多媒體在報道中説前總統納希德在軍事嘩變中辭職,恐怕外界也不會對這次持續的抗議活動顯示出關注。

  2月7日晚,本報記者抵達馬累,成為衝突發生後進入當地的首批外國媒體記者之一。然而進入這座首都,覺得與往前並無二樣。由於工作關係,記者先前多次到過這個地方,相對比較熟悉。如今街頭卻鮮有政局動蕩的氛圍,商店、飯館都正常營業,街上民眾神態悠閒。8日,即便是在納希德支持者與警察發生衝突時,若不是記者同行告知,渾然不知有衝突正在離自己幾百米遠的地方發生。可見,抗議活動對馬累居民的正常生活影響較小,當地秩序也並因此受到破壞。

  馬爾代夫全國30多萬人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居住在首都馬累,這是因為馬累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相對而言收入也較高,而在散落在其他居民島上的居民則收入來源非常少,國家貧富差距較大。馬累是馬爾代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抗議活動基本都發生在這裡。在這個新生的民主國家,示威遊行對當地民眾來説已很熟悉。

  馬累時常出現抗議活動之所以一直不引外界矚目,一方面是因為抗議活動相對平和,沒有出現嚴重的衝突,且抗議活動通常局限在一個特定區域,即便對馬累的生活秩序也不會産生明顯影響。

  抗議活動不引外界矚目的另一個原因是馬累對外國遊客來説僅是中轉站而已。在馬爾代夫,旅遊島擁有更好的沙灘、海水,這也是它們當初被開發為度假地的原因。一般情況是,遊客抵達馬爾代夫國際機場後,由船直接送到他們事先預定的旅遊島上,他們較少會去馬累或其他居民島遊玩,即便去,也僅是幾個小時的時間。

  納希德下臺及隨後出現的抗議活動已使得多個國家發佈旅遊警告,建議本國公民如無必要避免前往馬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到馬累的外國遊客數量在這期間銳減。雖然馬爾代夫各旅遊島都正常運轉,但受此次事件影響,當地旅遊業還是會受一定影響。

  誰的“天堂”,誰的“凡間”

  馬爾代夫是天堂還是亂世,對於到過馬爾代夫旅遊的遊客來説,馬爾代夫無疑是前者。記者常往返于斯裏蘭卡和馬爾代夫,直觀地感受到馬爾代夫既是“天堂”,也是落後的“凡間”。

  白色的沙灘,清澈見底的海水,來馬爾代夫的遊客總會驚嘆于這裡的景色。另外,由於建築密度低,遊客在這裡擁有極高的私密空間,這也是許多遊客包括國際名流到馬爾代夫旅遊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爾代夫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著力發展旅遊業,並開發出首個旅遊度假村,至今馬爾代夫擁有大約100個旅遊度假村,而且是“一島一村”的格局。由於馬爾代夫政府缺少資金,絕大部分旅遊島由外國公司開發。

  借助於馬爾代夫獨特的旅遊資源和馬爾代夫政府的支持,當地旅遊業穩步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發展迅速。旅遊業目前已成為馬爾代夫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根據馬爾代夫旅遊部門提供的數據,去年到馬爾代夫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19.8萬人次,佔馬接待的外國遊客總數的21.3%,中國連續第二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客源國。

  然而,在長期居住和工作在這個島國的人們看來,馬爾代夫氣候炎熱,陸地面積狹小,物資缺乏,物價水平高,娛樂生活基本沒有。因而馬爾代夫有度假的天堂、工作的“地獄”一説。記者在馬爾代夫見到一些在那裏工作的中國同胞,他們也是感同身受。外人羨慕他們是在“天堂”,但他們卻毫無身處天堂的感受,其中不少人工作一段時間便放棄離開。

  對於馬爾代夫本國居民而言,他們的處境則更加不堪。馬爾代夫由大約1190個珊瑚島島嶼組成,從空中俯瞰仿佛是散落在印度洋的串串珍珠。在這些島嶼中,只有大約200個可以居住。長期以來漁業是馬爾代夫的主要支柱産業,由於資源匱乏和其他環境因素的限制,馬爾代夫經濟較為落後,曾長期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

  今天雖然這個島國已經成為享譽全球的奢侈度假勝地,但長期以來馬爾代夫並未因此變得富有。馬爾代夫于2011年才擺脫最不發達國家身份,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馬爾代夫相當一部分人口受雇于各旅遊島,從事服務行業,但一些工會組織指責旅遊島付給當地工作人員的薪酬過低。

  正因為過度依賴旅遊業,馬爾代夫經濟發展受外部影響非常大,2004年印度洋海嘯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都對馬爾代夫國民經濟造成非常大的打擊。

  旅遊業雖然給馬爾代夫帶來巨大收入,但國家嚴重依賴進口,相應支出巨大,導致該國一直面臨較為嚴重的赤字問題。

  治理危機導致政局動蕩

  2008年納希德政府上臺以來,推行激進的經濟改革,如實行浮動匯率政策、開設新稅種,由於推行政策過急,引起許多民眾抱怨。去年5月,浮動匯率政策致使當地貨幣對美元短期內迅速貶值,而馬爾代夫許多生活用品都靠進口,使得生活成本上升,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但納希德突然下臺的背後原因還有更多複雜因素。對於納希德是主動辭職還是遭遇政變下臺,説法各一。納希德是馬爾代夫民主政治先行者,此前因此多次遭到逮捕。在納希德以及其支持者的努力下,馬爾代夫于2008年首次實現在多個政黨參加下舉行的民主選舉。他最終擊敗執政長達30年的前總統加堯姆贏得總統選舉的勝利。

  與此同時,馬爾代夫于2008年開始實施新憲法。作為一個新生的民主國家,難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在打擊腐敗方面尚沒有形成一套完整、切實可行的措施。這也是為何自2008年以來馬爾代夫在國際機構公佈的全球腐敗指數中排名下滑。

  不過,納希德上臺後,致力於推動各國共同協作抑制全球氣候變暖,這主要是由於馬爾代夫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國家,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威脅到馬爾代夫的生存。納希德在這一領域的努力為他贏得了眾多榮譽。

  然而2月7日,納希德在抗議聲中突然辭職,多少令人有些詫異。事件導火索是納希德上個月以涉嫌腐敗為名下令拘押刑事法庭首席法官,引發持續大規模抗議,當然,這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原因。伊斯蘭教是該國法定的唯一宗教。長期以來,一些宗教團體指責納希德未能有力維護伊斯蘭教傳統,因而招致宗教勢力的不滿。

  據當地媒體報道説,警察在納希德官邸內發現不少酒瓶。而作為伊斯蘭國家,馬爾代夫禁止在旅遊景點以外的地點飲酒。另外,因為馬爾代夫尤其是首都馬累保持較強的伊斯蘭教傳統,娛樂生活貧乏,當地有人戲稱,正是由於無事可幹,所以抗議活動才會多,一些人也樂於湊熱鬧。

  政治分析人士説,馬爾代夫新總統瓦希德已得到包括反對黨人民黨在內的絕大部分黨派支持,而且軍方也對其明確表示支持。瓦希德實質上已基本控制住局勢。

  然而,納希德走上街頭,帶領支持者連續掀起大規模抗議活動並引發衝突,仍會給瓦希德政府增添不確定因素。不過這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抗議、集會已成為馬爾代夫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熱詞:

  • 天堂
  • 馬爾代夫旅遊
  • 馬累
  • 凡間
  • 國際先驅導報
  • 地獄
  • 2008年
  • 外國遊客
  • 旅遊度假村
  • 全球氣候變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