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文章提醒廣大投資者應該擦亮雙眼,“正確區分餡餅還是陷阱,理性對待績差股”,對“垃圾股”保持清醒認識,切忌“火中取栗”,把“陷阱”當成“餡餅”。
堅持理性投資才是根本
上證所指出,在證券市場中,有一類股票因其特立獨行而受到投資者的關注:當市場下行時,它們可能跌得比任何股票都要慘不忍睹;而當市場上揚時,又表現得非常瘋狂。雖因業績差、連年虧損而被“披星戴帽”,淪為“垃圾股”,但卻借助於並購重組等概念的炒作,讓那些夢想一夜暴富的炒家們蜂擁而來——這一類股票就是ST股。
依仗“重組”這一魔棒,寄望于“借屍還魂”而一飛沖天的ST股,不時演繹著令人艷羨的技術走勢圖。股市作為一個複雜的投資場所,有些投資者並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知識儲備,在投資理念上存在明顯的誤區,錯誤地認為低價股便宜,有更多上漲的機會,ST就等於要重組,而對其風險卻渾然不知。然而,經驗告訴我們,證券投資的第一要義在於如何平衡投資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之間的矛盾。對於一個成熟投資者而言,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正確區分“餡餅”還是“陷阱”,堅持理性投資,始終是其不管市場牛熊如何都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績差股終究風險極其大
上證所表示,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之所以淪落為ST股,與企業的現存情況有很大關係。市場中確實有不少ST股“烏雞變鳳凰”的美談,然而,淪為ST股的原因各不相同,不是所有的“烏雞”都能借助重組變成“鳳凰”。例如,有些公司背負鉅額債務,拖累經營,難以改善;有些公司官司纏身,長期陷於多方利益糾葛。對於這樣的ST股,還是謹慎為妙,因為即使有人願意重組,面對如此狀況往往也可能望而卻步。
同時,考慮到信息不對稱問題,一些績差公司暴露出來的問題可能僅是冰山一角,此類股票的市盈率、換手率等各項指標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參與其中本身就有很強的投機性。加之市場傳聞魚龍混雜,各種題材真偽難辨,往往出現“重組消息滿天飛”的現象,而職業炒家們則往往借此進行大肆炒作。由於缺乏實質性的投資價值作支撐,“垃圾股”終究風險很大,一旦大盤風雲突變,很可能以“跌跌不休”的方式急劇回落,而投資者很難有出逃的機會。
擦亮雙眼保持清醒認識
數據顯示,2011年年末,上證所在對上海證券市場ST股票的當年交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在參與ST股交易的550.83萬個賬戶中,個人賬戶佔絕對優勢,共計550.04萬個,佔比為99.86%,其成交金額佔比為95.99%;其次為普通機構和信託賬戶,共計7354個,佔比為0.13%,其成交金額佔比為2.87%;從盈虧情況看,除少數盈利外,大部分都是虧損。此外,在炒作績差股過程中,也容易滋生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一旦違規行為被發現,ST股重組將面臨被暫停甚至被終止的風險。
去年11月底,證監會明確表態將完善退市制度,堅決遏制惡炒績差公司的投機行為。在此情況下,投資者更應該擦亮雙眼,對“垃圾股”保持清醒認識,切忌“火中取栗”,把“陷阱”當成“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