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日前,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領銜的課題組撰寫的一份報告正式公佈,並且明確指出中國加快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基本成熟,並將資本賬戶開放步驟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這是央行首次以官方報告的形式,描繪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清晰路徑圖,並給了相對具體的時間表。
這份名為《我國加快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基本成熟》的報告將資本賬戶開放步驟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短期安排在1-3年內,放鬆有真實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資管制,鼓勵企業“走出去”。中期安排在3-5年內,放鬆有真實貿易背景的商業信貸管制,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長期安排在5-10年內,加強金融市場建設,先開放流入後開放流出,依次審慎開放不動産、股票及債券交易,逐步以價格型管理替代數量型管制。
開放條件基本成熟
央行課題報告指出,總體看,目前我國資本管製程度仍較高,與資本賬戶開放還有較大距離。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1年《匯兌安排與匯兌限制年報》,目前我國不可兌換項目有4項,佔比10%,主要是非居民參與國內貨幣市場、基金信託市場以及買賣衍生工具。部分可兌換項目有22項,佔比55%,主要集中在債券市場交易、股票市場交易、房地産交易和個人資本交易四大類。基本可兌換項目14項,主要集中在信貸工具交易、直接投資、直接投資清盤等方面。
央行課題組表示,資本賬戶開放應審慎操作,但不意味持續等待。報告中指出,若要等待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完全成熟,資本賬戶開放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合適的時機。
央行報告中表示,當前,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風險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面,但風險都不大。一是商業銀行的資産負債絕大部分以本幣計價,貨幣錯配風險不大。二是我國外匯儲備資産以債券為主,市場價格波動不影響外匯資産的本息支付。三是短期外債餘額佔比較低,處於安全水平。四是房地産市場和資本市場風險基本可控。
不因熱錢放棄開放
市場擔心開放資本賬戶將引發熱錢流入或資本外逃,“維護我國金融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會因此沒有了。但報告明確表示,不能因為有可能發生熱錢流動和資本外逃就放棄資本賬戶開放。央行表示,國際上防範熱錢流動和資本外逃的方法很多,價格型管理可能比數量型管制更為有效。監管當局可以通過綜合運用各種宏觀審慎工具和貨幣政策工具,在資本賬戶開放的同時,積極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實現金融體系的總體穩定。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表示,由於中國當前經常性項目絕大部分已經開放,很多資本項的流動可變相地通過經常性交易來進行,即使資本項名義上是管制的,實際上管不住。加上離岸市場對境內市場的倒逼機制,國內就出現很強的力量要推動國內金融管制和資本項目的開放。
此外,人民幣國際化本身要求資本賬戶開放,當離岸市場發展需要有回流的渠道,不少學者都呼籲,人民幣的國際化並不需要等到資本賬戶完全開放以後再進行,倒逼機制很重要的。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夏斌也曾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是人民幣可兌換,需放開資本項,慢慢放開匯率,讓匯率自由浮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