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文字很精深,以至於你可以拿它做各種遊戲;中國人亦很精明,只是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
聽到美國籃球明星邁克爾 喬丹狀告中國運動品牌喬丹體育姓名侵權的消息,第一感覺是怎麼才來?不過,這也正印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雖然美國的“飛人”喬丹未見得在法律上能夠告倒中國喬丹,但這件事反映了中國運動品牌乃至中國品牌的一個硬傷——山寨化太嚴重。起個名字都想要投機。
這先天的硬傷便是這個品牌永遠揮之不去的原罪。開始的時候,會因為搭上了免費快車而蠻有快感,但是隨著車速越來越快,自己越來越膨脹,反而感到後怕,怕被狠狠甩下車。畢竟不買車票是早晚要付出代價的。這跟“黑老大”是一個道理。當你地盤夠大、銀子夠多的時候,就想洗白自己,可“金盆洗手”哪那麼容易?在小説、電影裏,“金盆洗手”之日,往往也是刀光劍影之時。
正如很多人納悶的,這個發家于福建的品牌成立十餘年,為什麼“飛人”喬丹至今才想起索償?或許幾個月前中國證監會的一紙批文可以解釋。去年11月25日,喬丹體育IPO申請獲批,挂上了衝擊A股市場中國運動品牌第一股的頭銜。要上市了,必定知名度高了,傳播度也廣了……善意地想,遠在大洋彼岸的喬丹此時終於得知自己的名字在中國被註冊成為一個品牌,自然第一時間要找上門了。讓美國喬丹這麼一鬧,貌似中國喬丹更出名了,但是,要獲得城市消費群體的認可也更難了。誰也不希望自己花錢被人扣上“土鱉”的帽子。
其實喬丹還算是聰明的。雖然“沾光”的意圖顯而易見,但起碼“Jordan”作為普通外國人姓氏確實不具有什麼特定性,那些“瀉停封”、“鍋富城”、“流得滑”、“趙本衫”就露骨得太徹底了。當然,要是永遠窩在山溝裏,或許也能活得不錯。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不同層次的需求太複雜了。這片有機可乘的土壤創造了太多投機取巧的機會。
一時之間,想改變土壤的性質沒那麼容易,但喬丹的遭遇起碼能説明,想做一個神一樣的喬丹,就別只把雄心寄託在對喬丹名字的意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