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Lewis的《Moneyball》是我最喜歡的書籍之一,也是我開始大張旗鼓讀non-fiction讀過的幾本重要書籍之一,可謂日後取向的前奏。這本書的好處我已經談了很多遍,甚至成為了我自己寫《贏的秘訣》的靈感。
Michael Lewis本人言語一向風趣,抓點也很準,這次也不例外。棒球是一項很多人都熟悉並且熱愛的體育,而Lewis居然還是能夠找到一個切入點,讓我們大開眼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欣賞和思考棒球。而他做到這一點亦非通過太過嚴肅或技術的論文,而是通過一個個可讀性極高的故事。現在,《Moneyball》不僅是棒球迷必讀,也成為了商業讀物中的經典,“Moneyball”一詞更是和“Google”一樣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名詞。然而,正是因為這本書太過成功,我一開始並不認為這部根據此書改編的電影會非常好看。因為我本人也喜歡電影,所以當我知道此書將被改編時,我也開始思考,如果我是編劇的話,應該如何去做。最後我得出的答案是,應該不太好看。書和電影是不同的載體,而Lewis作為一名作家,其作品最為出彩的地方皆是充分的利用了書這一載體的特色。雖然《Moneyball》中有生動的人物(主角Billy Beane首當其衝)和引人入勝的情節(比如電影和書中經典的Jeremy Brown摔倒的段落),但如何將這些亮點串起來,讓其能夠成為一部引人入勝電影的有機組成部分卻看似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人驚喜的部分。Moneyball的電影版故事跌宕起伏,各種戲劇衝突層出不窮,而Brad Pitt飾演的Billy Beane甚至比書中更為生動。除此之外,電影的節奏和臺詞亦恰到好處,而對Lewis書中精華的使用更是妙到極致。比如上述Brown摔倒的情節除了發揮了書中幽默和總結的作用,亦成為了Beane本人職業生涯的寫照。最妙的是,最後電影還虛構了兩位主角還直接説:“it’s a metaphor。”“Yeah,I get it。”這樣更為幽默、也讓人物更為豐滿的橋段。
雖然我一般不喜歡作品中的內容被取捨或進行再創作,不過Moneyball的電影卻做得恰到好處。由於載體不同,電影會弱化書本身的內容和故事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這一點也適用於Lewis本人的著作。在《Moneyball》大熱之後,很多人都認為Lewis把這個故事過於戲劇化,以至於很多地方和事實不符,比如被Lewis認為太過肥胖的Prince Fielder就在後來成為了當年最為成功的選手。但Lewis本人是暢銷書作家而非記者或學者,因此為了故事的可讀性而犧牲真實性是可以理解的。同理,電影為了故事能夠生動而犧牲書的內容並加以適當的虛構也是可以理解的。
從這個角度來説,本片成功雖然少不了導演對整體的把控以及Pitt等人的精湛演出,但最功不可沒的還要數編劇。因此,即使沒有Lewis本人的素材,這部電影依然能夠成為上等作品。本片可謂達到了好萊塢商業片製作的巔峰,而這種精緻從每個細節都體現了出來。好萊塢電影少不了俗套,但正如《故事》告訴我們的一樣,俗套也有其功能,即可以言簡意賅的讓觀眾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支線從而讓故事和人物更為豐滿,而又不至於耽誤故事主線。本片所出現的Beane的家人的段落為書中所無,但卻讓人倍加感動。
棒球固然是我們所愛,Moneyball這一概念固然引人入勝,但真正感動人的卻是父女間真摯的情感。以女兒稚嫩的歌聲和感人的歌詞為本片的終點正如Moneyball整部電影一樣,可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妙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