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想了很長時間,覺得還是有必要聊聊巴菲特先生的“黃金無用論”。
最近幾年,只要經濟波動一大,全世界都可以聽到令人尊敬的投資家巴菲特的“聲音”。不僅僅是在伯克希爾的股東會上,也不僅僅是在各種媒體上,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都可以聽到他的聲音。
有時,巴老的聲音聽起來是那麼的樸實完美,但我們的投資者實際操作起來,卻總感覺有那麼點兒不對勁兒。尤其最近的一些言論,甚至有些令人困惑。仔細分析後,才發現,原來最受全球民眾尊重的投資家,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原來他也有著非常明確的國家利益傾向。可惜他傾向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和其他國家,難怪會令我們困惑。
在美國《財富》雜誌預先披露的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將投資品種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收益投資;第二部分是不會有産出的資産比如黃金;第三部分是産出性資産。
固定收益資産看似“安全”,但巴菲特承認,全球各國每年的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下降使得這類資産有可能是最危險的資産。但巴菲特話鋒一轉,號稱出於流動性需求配置了2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美元。而提到無産出的資産時,巴菲特再一次重申了“黃金無用論”,即“黃金不産生價值回報、是泡沫”的觀點。9.6萬億美元的全球黃金沒有9.6萬億美元的美國耕地和埃克森美孚有用。最後,巴菲特先生提到他所鍾愛的第三類投資———産出性資産,比如,可口可樂、農場等。
説得真好!多麼完美的美國利益至上論!但我們這些非美人士一定要看明白、想明白再確認我們自己的行動。
巴菲特先生所謂的第一類資産和第二類資産,裏麵包含著三個需要明確的話題:黃金是不是貨幣的一部分?世界由200多個國家自由發行所組成的紙幣體系,最終的方向是不是走向氾濫?既然美元氾濫,為什麼還需要購買美元和美債作為流動性資産,而不是全人類生存所需的、即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提出的21種必需原材料?
巴菲特先生不想承認黃金的貨幣性,卻拿著美元和美債向全世界宣佈美國是最大的信用。
全球對黃金的追逐是建立在60年來美國壓制黃金的基礎上,是自民間到小國央行一步步浮出來的避險平臺。大家沒想拿黃金髮財,只是想把全球氾濫的紙幣包括美元換成一定重量的黃金來保留貨幣的生存購買力而已。大家並不希望把投機掙差價和真正的保值混為一談,也不希望有人把象徵著典型美國文化、美國消費與美國生活方式的可口可樂含蓄地強加給我們。喝茶更健康。
作為美國議員的兒子,作為美國媒體雜誌的大股東,作為美國信用評估級巨頭穆迪公司的大股東,作為高盛的大股東,作為美國最大再保險公司的大股東,作為曾經操縱白銀的大莊家,巴老告訴我們投資美國的生産企業和堅信美國國債和美元的信用無風險,怎麼看都覺得話語裏有一點陰謀的味道!
簡單理解,似乎巴老説得都對,但他的言論似乎又明明掩蓋著什麼!搞不清楚,只好拿一部分資産買點黃金避險了。不求發財,只求避險。畢竟,黃金不是信用社會人造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