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曾擔綱飽受爭議影視劇《走向共和》編劇的著名作家張建偉近日推出其晚清歷史力作《走向共和:晚清歷史系列》。
本套叢書一共5本分別為《溫故戊戌年》《最後的神話》《流放紫禁城》《世紀晚鐘》《老中國之死》。全景展現了從戊戌變法到洪憲帝制失敗這段最為波瀾壯闊的歷史,依次展現了清末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立憲改革到最後辛亥革命爆發,建立共和,而後袁世凱稱帝等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近代中國對政治改革路徑的艱辛探索。
這套歷史系列圖書因其大膽質疑眾多歷史定見並全新評價歷史人物而引起爭議和關注。在《溫故戊戌年》一開篇就以質疑歷史開場:戊戌變法中,帝師翁同龢為何遭罷免?傳統史學界認為是因為太后施壓所致,但本書通過史料考證認為:翁同龢被罷免,完全是光緒皇帝自己的意願。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作者對康有為作為改革激進派的質疑,作者認為康有為欺騙後世一個世紀。廣為人們稱頌的“公車上書”並未發生,譚嗣同臨死前的著名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為康有為篡改。康有為偽造光緒詔書讓袁派兵圍頤和園,正是他的激進手段最後葬送了戊戌變法。在第二部《最後的神話》中,作者對義和團以及縱容義和團的晚清政府所表現出來的狹隘民族主義盡進行了全面的反思,正是義和團的愚昧無知迷信導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被迫流放,最後導致《辛丑條約》的簽訂。在第三部中進一步反思這種狹隘民族主義的危害,並由此指出林則徐的禁煙運動也是激進之舉,而李鴻章,琦善等歷史上公認的“賣國賊”的委曲求全的外交努力充滿了政治智慧。在《世紀晚鐘》中,作者進一步對袁世凱做出了全新的評價,認為,袁世凱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投機,有野心,但他始終是改革派,堅持維新,是一個治世能臣。他力主立憲改革,最後改革死於宮廷權爭。他通過政治手腕與各種侵華勢力周旋,在天津成立警察部隊,讓八國聯軍規定天津不能駐軍落空。在與日本談判《二十一條》時,袁世凱更是據理力爭,迫使日本做出了讓步。所謂“賣國賊”“竊國大盜”“復辟狂”的評價都有失公允的。
依據此書改編的影視劇《走向共和》播出後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有媒體評論説該劇的影響是新時期以來“中國電視史上所僅有”。2003年該劇遭到刪改在央視播出一輪後後即遭禁播。史學界也褒貶不一,著名學者蕭功秦力挺作者的新説,認為作品“大膽突破了五十年來甚至近百年來歷史學界已經形成的刻板的臉譜化的形象,並大體上使眾多歷史人物更接近於其歷史的真實面目”。也有讀者看完此書後“心驚肉跳”,認為作者的新論“不僅戊戌變法史要重寫,而且中國近現代史的上的許多歷史事件都要重寫”。但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房德鄰卻對作者提出嚴厲批評,他認為作者“對康有為和戊戌變法的評價太偏僻,嚴重歪曲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