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故宮專家指出金絲楠木至高無上的地位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1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11:07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北京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研究員周京南指出:在我國傳統傢具中,楠木傢具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楠木木性溫潤平和,不喧不燥,與中國傳統文化所講的“內斂平和、恬淡虛泊“的精神特性恰相契合。楠木的木質結構細,色澤淡雅勻稱,紋理細膩美觀,易加工,耐久性強,切面光滑,為我國珍貴木材。這種木材水不能浸,蟻不能穴,能歷經歲月的浸蝕而不易變形,可謂“出污泥而不染,歷磨礪而不衰”。楠木自從進入人們的視野開始,便由於其不喧不燥、經久耐用的獨特屬性,成為皇家建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與皇室貴胄之家結下了不解之緣,被打上了尊貴的標簽。

  清代以降,由於國力昌盛,物阜民豐,統治者追求窮奢極欲的奢華生活,對於起居坐臥傢具的製作,也是極盡工巧,這一時期宮廷對於中國特有的楠木需求量一直保持在高位態勢。楠木在明清兩代基本為皇家所壟斷,將其作為御用之材,專門設有置辦楠木的部門,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稱。在紫禁城內,楠木大量的還是用於宮殿的建材或裝修中,如紫禁城內的養性齋、毓慶宮,古華軒、絳雪軒等處,多以楠木作為宮殿內部的幾腿罩、或用於隔扇門,或用於天花藻井。而清宮內務府造辦處還生産製作了大量的楠木傢具,被充盈到各個宮室中,成為清代宮殿內部的重要傢具陳設。在紫禁城的一些重要宮殿裏,都陳設有楠木傢具。

  一、金漆龍紋楠木傢具是中軸線上主殿重要陳設傢具

  在清代的宮殿中,楠木傢具在宮殿內部的傢具陳設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清代宮殿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紫禁城的外朝部分,是清代帝王舉辦政務、舉行朝會的場所。以坐落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三大殿和左輔右弼的文華、武英殿為主體,再包括沿墻南緣的辦事機構內閣以及檔案館、鑾儀衛等大庫。而其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佔據了紫禁城中最主要的空間,在建築設計和殿內陳設佈局上,以其宏偉的規模,威嚴的氣勢取勝。在紫禁城的外朝正中線的宮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裏面的寶座,全部以楠木為胎、罩以金漆,髹飾龍紋。這種金漆龍紋寶座是最高等級的寶座,只能擺在紫禁城內的中軸線的上宮殿內。如在太和殿內的寶座即金漆龍紋楠木寶座寶座高踞在七層臺級的座基上,寶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座寬158.5厘米,座前腳踏高30厘米,寶座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由金絲楠木製成,上面雕有形象生動的蟠龍,從中間向兩側扶手處逐漸走低,而靠背背板平雕著陽文雲龍。整個寶座從上到下每層都有相應的裝飾紋樣,共有13條金龍盤繞寶座後面背倚雕龍髹漆屏風,寶座左右兩側陳設有太平有象高香幾、甪端香幾,寶座前面丹陛的左右還有四個香幾。香幾上有三足香爐。當皇帝升殿時,爐內焚起檀香,香筒內插藏香,於是金鑾殿內香煙繚繞,頗顯肅穆凝重。

  而在清宮內廷中,位於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正間的陳設與太和殿陳設格局基本一致。但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政務和群臣上朝議事的場所,除了屏風、寶座、香亭外,根據實際需要,在寶座前又增加了禦案。乾清宮地平上正中陳設有楠木胎金漆雕雲龍紋寶座,後有金漆雕雲龍紋五扇式屏風。兩側陳設甪端、仙鶴燭臺、垂恩香筒等,寶座前有批覽奏折的禦案,這一組陳設全部座落在三層高臺上。

  據道光十五年乾清宮陳設檔:在乾清宮明殿正間陳設相當豐富,其中最主要的景觀就是金漆楠木屏風寶座,乾清宮的地平上陳設有“金漆五屏風九龍寶座一分,上設有:紫檀木嵌玉三塊如意一柄,紅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鏡一面。”為了襯托這除地平上的楠木胎金漆五屏風寶座的威嚴與莊重,還在寶座左右安放有“銅掐絲琺瑯甪端一對,銅掐絲琺瑯圓火盆一對,紫檀大案一對,天球地球一對,銅掐絲琺瑯魚缸一對,銅掐絲琺瑯滿堂紅戳燈一對。”此外,乾清宮內還陳設有引見楠木寶座一張,在這張楠木寶座上陳設有:紅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鏡一面,青玉靶回子刀一把。

  而乾清宮東暖閣則為皇帝召見臣工的辦事處所,作為皇帝召見臣工接受朝賀的這座宮殿裏,楠木傢具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陳設。乾清宮東暖閣樓下的抑齋內的落地罩上設有一張楠木包鑲的寶座床,床上設有:紅雕漆痰盒一件,青玉靶回子刀等陳設品。

  以上乾清宮明殿是清代皇帝升座引見官員以及內廷朝賀、筵宴的處所。東暖閣則為皇帝召見臣工的辦事處所,裏面陳設則較為隨意,東暖閣沒有正殿的那種象徵皇權威儀的金漆寶座屏風及甪端、仙鶴燭臺、垂恩香筒等,而是一些擺放文玩玉器漆盒的桌子及生活氣息很濃的楠木包鑲寶座等傢具。

  清代紫禁城裏中軸線一帶的主要建築從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內廷的乾清宮、坤寧宮裏均陳設有楠木罩金漆傢具及楠木傢具。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後面,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於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倣盛京瀋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以後坤寧宮正間成為清宮進行薩滿祭祀的場所。而東暖閣則成為清帝大婚的洞房。

  道光十五年陳設檔記載,在坤寧宮東暖閣裏有楠木案、楠木香幾等傢具。坤寧宮東暖閣裏陳設著豆瓣楠木案一張,上面陳設:敬勝齋法帖肆套計四十冊,墨刻,冬青釉拱花八挂爐一。……楠木香幾一對,左邊上設:掐絲琺瑯爐瓶三式一分。右邊楠木香幾上設:紅花白地冠架瓶一件……楠木案一張,上設青花白地寶月瓶一件,紫檀木座。周季獸尊一件,紫檀木座。漢玉璧一件,紫檀木座。周婦鼎一件,紫檀木蓋座玉頂。填白磁拱花梅瓶一件,紫檀木座。每匣六屜裝古銅圖章共計一千二百九十二方。

  二、楠木傢具是寢宮便殿、宮廷苑囿不可或缺的重要點綴

  楠木除了陳設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主要宮殿外,還遍佈在紫禁城的東西六宮、內廷苑囿、禮神敬佛的佛堂等處。如儲秀宮、敬勝齋、綺望軒、毓慶宮、崇敬殿、中正殿等處。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裡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后,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據乾隆二十一年儲秀宮陳設檔記載:儲秀宮後殿明間,北邊設楠木格一對,格上設:水仙花玻璃盆景一件,油珀水盛一件,附洋漆座,銅掐絲琺瑯梅瓶一件,水晶筆山一件,宜興挂釉瓷瓶一件,宣窯青花白地單耳花澆一件,藍五彩玻璃瓶一對。

  紫禁城西路的敬勝齋,為清帝休憩的便殿,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遊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於政事的讚譽。齋西四間偏于花園的西北角,為乾隆八年西墻西移後所添建。 乾隆帝在在建福宮賦上提到“構建福宮、敬勝齋等處,以為幾余遊憩之地。”在敬勝齋的西次間,陳設有“楠木描金寶座椅子足踏一分,上設:紫檀木嵌玉如意一柄,官窯蓮瓣木漆盤一件。”

  清代宮殿苑囿的內部,金絲楠木傢具成為重要的室內陳設傢具。今天北海公園內的倣膳飯館,原址是清代是皇家苑囿西苑的漪瀾堂,而當年這個漪瀾堂最大的特色便是它的內部各個開間,都陳設有楠木寶座床。據清宮檔案記載:漪瀾堂 “北明間北面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鋪紅白氈二塊,紅猩猩氈一埠,紫檀如意一柄。玻璃容鏡一份,黃緞堆花坐褥一份。東次間面西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與北間相同)東裏間面東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西裏間面東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西裏間面南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

  據嘉慶二十四年宮中的陳設檔記載:在頤和園萬壽山後山的綺望軒裏就陳設有多件楠木傢具:綺望軒面北安“楠柏木包鑲床三張,靠西墻安:楠木幾腿案一張,(在這件楠木幾腿案上)陳設:官釉天盤口起線紙捶瓶一件,銅掐絲琺瑯象足鼎一件,青綠蕉葉花觚一件……靠東西墻安:楠木小炕案一對。

  在清代宮中皇子按受啟蒙教育的毓慶宮建築一區中,也配備有楠木傢具,在其正殿惇本殿裏,陳設有一件體形高大的楠木雕龍頂豎櫃,據光緒二年的宮中陳設檔記載,這件楠木大櫃裏存放了許多重要的典籍圖冊、文玩雅器,足見其在清代家居陳設中的重要地位。

  三、楠木傢具成為清代佛堂的不可或缺的陳設傢具:

  在紫禁城的一些佛堂裏,楠木傢具更成為佛堂裏不可缺少的傢具陳設。入清以後,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乾隆帝在《禦制喇嘛説》中曾這樣分析:藏傳佛教與蒙藏民族的關係“蓋中外黃教總司以此二人(指達賴、班禪額爾德尼),各蒙古一心歸之,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繫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謅敬番僧也。”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清代達賴、班禪三次到北京朝覲:順治九年(1652)五世達賴,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禪,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三世達賴,受到皇帝的隆重接待。時間恰好在清朝的早、中、晚三個時期,他們的造訪在宮廷中留下了印記。隨著西藏與中央關係的不斷加強,聯絡更加緊密,藏傳佛教也逐漸成為清代皇室的宗教信仰。清代帝王為了表達自已禮佛敬佛的誠意,在紫禁城內興建了大量的佛堂,而佛堂裏供佛的傢具均為楠木製作。據光緒二年崇敬殿東西佛堂的陳設檔裏就記載,崇敬殿東西佛堂裏陳設有大量的楠木金漆傢具及楠木本色傢具。據記載:“光緒二年二月二十日起,陸續查得崇敬殿東佛堂:楠木金漆鬧龍大龕一座(內供銅胎無量壽佛一尊,銅胎尊勝佛一尊,銅琺瑯七珍一分,銅琺瑯瓶一對,銀琺瑯八寶一分,白玻璃海燈一件,青花白地靶碗一對,銀琺瑯五供一分)楠木金漆鬧龍龕一座……,楠木金漆小案一張(上設玻璃八棱瓶一對,銀琺瑯五供一分,高麗木座銅靈芝二枝,共重五百十兩),楠木金漆鬧龍龕一座(內挂萬佛像一軸),楠木金漆小案一張(上設亮玻璃八楞瓶一對,銀琺瑯五供一分,高麗木座,銅靈芝地二枝,共重二百五十五兩”)。在崇敬殿西佛堂裏陳設裏,也陳設有楠木佛龕及楠木案,崇敬殿西佛堂現陳設:“楠木金漆鬧龍大龕(紫檀木玻璃歡門內供,金裝珊瑚阿彌陀佛一尊),楠木金漆大案一張,上設:銀琺瑯七珍一分,瓷花瓶一對,銀琺瑯八寶一分,玻璃海燈一件,青花白地瓷把碗一對,銀琺瑯五供一分,高麗木座,銅靈芝二枝,共重五百十八兩),楠木金漆小案一張,上設:銀琺瑯五供一分,銅靈芝二枝,共重二百五十八兩)”

  中正殿位於紫禁城內西北隅建福宮花園南,主供無量壽佛。清代這裡是清宮最早的佛堂之一,大量西藏和蒙古地區來的佛像、繪畫都供奉在這裡。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設“中正殿唸經處”,掌管宮中藏傳佛教佛堂的一切佛事活動以及藏傳佛教的鑄造、繪畫佛像等宗教藝術活動。1923年6月26日夜建福宮一把大火,把整個建福宮一區焚燒殆盡,殃及該殿,今僅存遺址。但是我們仍能從清代遺留下來的中正殿陳設檔中看到當年這裡的陳設狀況。據嘉慶年間的中正殿陳設檔記載,在中正殿的供奉無量壽佛的明間,陳設有多件楠木傢具。“楠木香幾五個,上供銀琺瑯五供一分,隨五色靈芝一對,雕漆蠟一對,香爐重八十四兩,蠟阡每個重六十七兩。花瓶每個重六十五兩。楠木香幾一個上,供喇嘛字銅攢香爐一件,隨銅腰式香盤一個。

  中正殿西次間內供楠木龕二座,內供新造銅胎無量壽佛二尊,之內有燃燈古佛一尊,尊東西分供。

  綜上所述可知,楠木傢具在清代宮中的家居陳設中佔有著較大的比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紫禁城內,最高等級的傢具就是楠木金漆龍紋寶座屏風。這種罩以金漆髹飾龍紋的楠木寶座屏風全部陳設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主要宮殿,如前朝三大宮殿及內廷的乾清宮內,髹飾金漆龍紋的楠木寶座擺放在上述宮殿正間的中心或顯要位置,單獨陳設。在金漆楠木寶座的背後還要放置一個較大的金漆龍紋楠木帶座屏風,兩邊放置角端,香筒,仙鶴蠟釬之類的器物,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皇帝端坐在楠木金漆寶座之上,俯視群臣,頓時産生一種“君臨天下”的優越感,充分體現了封建帝王通過楠木金漆寶座來達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除了中軸線上的金漆龍紋楠木傢具之外,內廷各處殿堂的陳設中也缺不了楠木傢具,這些傢具多是楠木本色傢具或髹漆傢具,包括屏風、床榻、佛龕、坐椅、書格、香幾、供案等類,如清宮的佛堂,作為清代帝王禮佛敬神的主要宮殿,裏面的佛堂傢具如佛龕供案等大多為楠木製作,足見其在清宮內廷陳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熱詞:

  • 嘉慶二十四年
  • 炕案
  • 寶月瓶
  • 薩滿祭祀
  • 金絲楠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