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榮升全球經濟亞軍的中國在金融與高端産業等頂尖層面的經濟競爭中遠非美國的對手。中國可能需要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內外兼修”才能築起能夠有效鞏固經濟發展成果、提升頂層分工地位的“經濟高邊疆”。中國必須抓緊目前依然開放的時間窗口,儘快在金融貿易和戰略新興産業領域“補課”,切實維護在全球價值鏈環節的核心利益。
對熱衷於人民幣國際化的部分國人來説,布魯金斯學會日前一項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報告顯然是一貼清醒良藥。
筆者未必完全認可該報告的部分觀點,卻相當同意該報告關於人民幣現行國際地位的判斷,即,與美元相比,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仍不值一提。因為無論是從衡量資本賬戶開放程度的Chinn-Ito指數還是政府債券的換手率來看,中國與美國相比均存在巨大差距。所以,真正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內生性動力,應該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和發展水平。
為什麼人民幣國際地位變遷趨勢如此重要?如此受到國內外關注?概因在當今的全球金融競爭與産業變遷中,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越來越集中到對金融與貨幣主導權以及重要産業控制權的爭奪。
在全球頂尖層面的戰略競爭中早已是九段高手的美國,近年來對中國經濟與金融領域軟肋的洞察可謂一清二楚:在一般指標方面很強大的中國銀行業是在資本項目未開放的前提下獲得暫時性優勢的;快速擴張的中國金融市場體系潛藏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正在累積;人民幣國際化是把燙手的“雙刃劍”;中國一向引以為傲的製造業目前正面臨著來自價值洼地日益激烈的競爭擠壓;在此情況下,美國通過緊盯人民幣匯率,綜合運用多種金融力量工具,有可能使得尚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的中國失去在金融貿易和製造業領域“補課”的機會,而美國通過美元貶值、再工業化等路徑實現出口的快速增長,則不僅有可能打破“美國消費-中國生産”的分工格局,還將極大地擠壓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環節的核心利益。屆時中國不僅將無法獲得足夠的財力來建立支持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更有可能錯過追趕美國的“時間窗口”,進而失去成為一流經濟與金融強國的基礎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