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東方IC 供圖
“活熊取膽”歸真堂被指借“藥品”之名賣“禮品”謀利
“活熊取膽”背後是巨大利潤空間:低質量熊膽作為原料生産中成藥,高質量熊膽借“藥品”之名作高檔禮品出售,價格幾近前者30 倍
觀點摘要
中藥協: 歸真堂上市再遭抵制背後有利益集團在操作,其目的就是“ 脅迫我國取締養熊業, 以限制熊膽粉入藥、為西方利益集團壟斷中國肝膽用藥市場謀取更大利益” 。
熊膽中的熊去氧膽酸為特有的成分, 價值又和其他幾十種成分的協同作用,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法定機關批准的替代品出現,更不能像有的媒體講的, 這幾個作用草藥都可以替代了, 可能不太了解醫學常識。
國家不會因為照顧養熊業, 而不批准人工熊膽的上市, 那個不太可能。
醫藥行業資深媒體人賈岩: 在中國越是貴的藥越好賣,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養熊産業一直在擴大, 而人工熊膽遲遲未獲批。
人工熊膽研製小組組長姜琦:目前研發的人工熊膽中有效成分“ 熊去氧膽酸” 的含量為35% 至40 % 之間,比引流熊膽23% 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出了很多, 品質不亞於天然優質熊膽。
人工熊膽于2003 年7 月獲得國家專利。
CFP 供圖
“活熊取膽”企業歸真堂擬上市的消息繼續發酵,不僅是民間動物保護組織,很多網友均表示,應堅決抵制歸真堂登陸資本市場, 有地方甚至下架熊膽製品。昨日,歸真堂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出“歸真堂養熊基地開放日”公開邀請函,表示決定2 月22 日、24 日兩天為開放日,對外開放參觀。而同樣在昨天,一場名為“人工熊膽,路在何方”的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關於“活熊取膽”和“人工熊膽”的較量一觸即發。
作為力挺歸真堂的一方,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表示:“目前國內有153 個中藥品種要用到熊膽粉。”然而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這種珍稀的動物藥材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質量最高的熊膽往往被製成熊膽粉、熊膽粉膠囊等單方中藥,以“藥品”之名作為高檔禮品,面向客戶直接銷售,市場價格達到80-120 元/g,年總銷售額可達4.1 億元,而質量較次的熊膽則作為原料生産中成藥,價格僅3-5 元/g, 年總銷售額就只有約0.8 億元。換言之,質量最高、往往被當作禮品銷售的熊膽粉價格為原料熊膽粉的近30 倍。而人工熊膽的遲遲無法上市,很大可能與活熊取膽背後的利益有關。
焦點1 只有低質量熊膽才做原料生産中成藥
在2 月16 日的發佈會上,房書亭介紹説, 我國有1.2809 萬種中藥資源, 有1581 種動物藥, 佔中藥材的12%,目前藥源緊缺,尤其是動物類的藥材資源稀缺。珍稀的動物的藥材瀕臨滅絕,形成了中藥發展的瓶頸。
但與短缺的資源相反的是,目前,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熊膽粉國藥準字批文”的企業有37 家,同時持有《藥品GMP 證書》的熊膽粉生産加工企業有14 家。其中,歸真堂則有歸真堂牌熊膽粉(國藥準字Z10980024)和熊膽膠囊(國藥準字Z20054679)兩個藥品品種。熊膽製成粉後, 其主要成分為熊去氧膽酸,黑熊膽汁酸中熊去氧膽酸含量高達39%。熊去氧膽酸可以人工合成,目前中國市場上國産的熊去氧膽酸藥品生産批號共有49 個。進口藥品中,熊去氧膽酸膠囊、軟膠囊等劑型的進口許可被意大利、德國、韓國三家外企所擁有。
通過有資質的藥品交易平臺,記者調查發現,進口的熊去氧膽酸價格非常昂貴。例如德國福克大藥廠生産的優思弗熊去氧膽酸膠囊一盒250mg 25 粒的國家最高指導零售價為265 元。有網友坦言: “熊去氧膽酸還僅僅是熊膽中一種有效成分。如果能消滅熊膽這個競爭對手,昂貴的優思弗熊去氧膽酸膠囊自然會市場份額大增,這意味著財源滾滾。這裡也有極大的利益動機。”
房書亭表示:“德國和意大利的兩個品種, 在中國銷售趨勢逐年上升, 去年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績,據我們初步的統計,大概有幾十個億的美元。”
由於進口産品的銷售額巨大,此前中國中藥協會就曾發函表示,歸真堂上市再遭抵制背後有利益集團在操作, 其目的就是“脅迫我國取締養熊業, 以限制熊膽粉入藥、削弱中藥競爭力、為西方利益集團壟斷中國肝膽用藥市場謀取更大利益”。
然而,醫藥行業資深媒體人賈岩卻有不同看法。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賈岩表示:“在中國醫藥産業上講,之所以拼命玩熊膽,主要在於中藥産品定價較高, 成本卻很低,中間利潤空間大。”
東北林業大學動 物産業係教師楊淑慧在《中國熊膽粉的生産和利用現狀》一文中指出,傳統醫學根據熊膽仁的外觀性狀將熊膽分為4 類:金膽、鐵膽、菜花膽和油膽。其中,金膽級,質量最高,被製成熊膽粉、熊膽粉膠囊等單方中藥, 面向客戶直接銷售,這類産品習慣上被稱為“中藥熊膽粉”。菜花膽則由於其有效成分與天然熊膽相差較遠,一般不作為中藥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銷售,只能向藥廠批發銷售, 作為原料生産中成藥,習慣上稱為“原料熊膽粉”。而且各家黑熊養殖企業均能提供,屬於充分競爭的市場,價格較低,目前市場價格在3-5 元/g。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庫中看到, 與熊膽相關的藥品就有142 種, 其中除了熊膽粉、熊膽丸、熊膽膠囊外,還有熊膽救心丸、熊膽痔瘡膏、熊膽眼藥水、熊膽跌打膏等等。然而楊淑慧表示,熊膽粉作為原料開發的中藥主要有熊膽眼藥水、熊膽膠囊、熊膽黃芩水等。這類産品具有一定的功效,但與西藥相比,其功效並非特別顯著,因而市場價值不是很高。
焦點2 借“藥品”之名,賣“禮品”謀利
定位高端禮品歸真堂全國大開“熊膽館”
2009年, 按照熊膽粉系列産品市場終端售價計算,福建歸真堂藥業熊膽粉的市場份額為24.5%,排在首位,其後有黑龍江黑寶藥業、四川仁德制藥、四川綠野生物制藥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藥品並不是歸真堂的所有業務。
據悉,歸真堂是福建錢山集團下屬企業,開發歸真堂牌熊膽粉、熊膽膠囊、熊膽利甘沖劑、熊膽養身茶、熊膽酒等系列産品,並從熊膽中提取牛磺熊去氧膽酸與其他中藥配製成各種中成藥、生物製劑、保健食品。
2007 年開始,歸真堂在全國各地大面積開設“熊膽館”。錢山集團總經理邱淑花稱, 這種終端最終要達到3000-4000 家,除了極少部分讓當地經銷商加盟之外,幾乎都由錢山自己投資。
記者看到,在公司網站上,歸真堂“熊膽館”的加盟業務將“熊膽粉”定位在高端禮品市場,稱“熊膽粉養生送禮送健康,送禮新潮流”,並稱,“佔中國4%的高端人群,18%的精英階層,消費總量約佔整體的50%。由於生活與社會交際需要,他們每年人均消費養生禮品高達1.8 萬元……歸真堂熊膽粉作為高品位、真品質的名貴養生好禮,讓送的人臉上有光,用的人面上紅光。”根據招商表,一家省級館的首批進貨標準為50 萬元, 年度銷售目標為500 萬元;市級館首批進貨標準20 萬-30 萬元,年度銷售目標200 萬-300 萬元;縣級館則是10 萬元,年度銷售目標100 萬元。
然而,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庫中發現,除了熊膽粉和熊膽膠囊兩個“持證”的藥品外,並未發現歸真堂産品獲得任何保健品批准字號。而獲得熊膽保健品批號的只有兩種産品,也非歸真堂産品。
事實上, 作為養生禮品出售的單方中藥熊膽粉利潤遠高於用於藥品原料的熊膽粉。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網站的數據顯示,金膽級熊膽粉,市場價格達到80-120 元/g,且有繼續走高的趨勢,用此類熊膽粉製備的熊膽茶等系列産品價格也遠高於同類産品。而國內能夠提供金膽級熊膽粉的廠家極少,其中能批量提供的僅黑龍江黑寶藥業、福建歸真堂藥業等少數幾家。而相比之下,如上文所説,質量較差的菜花膽級熊膽粉的市場價只是3-5 元/g。
在2 月16 日的發佈會上,房書亭表示:“目前國內有153 個中藥品種要用到熊膽粉。”然而,中國的熊膽粉,到底有多少用於真正的藥品? 而又有多少借“藥品”之名,進入“高端禮品”渠道?
據統計, 供消費者直接使用的中藥熊膽粉市場銷售規模每年7.6 噸左右,其中金膽級熊膽粉總供給量在2.6 噸左右,總銷售額約為2.6 億元;鐵膽級熊膽粉供給量每年5 噸左右, 總銷售額約1.5 億元。而藥用價值較次的菜花膽級熊膽粉作為制藥原料,供給量在每年20噸左右,但總銷售額卻只有約0.8 億元。
焦點3 養熊産業過大,或致人工熊膽無法上市
藥品越貴越好賣?“人工熊膽”、“活熊取膽”掰手腕
隨著麝香、牛黃的人工化並紛紛取得天然品成功産業化, 因“活熊取膽”備受爭議的熊膽又能否用人工熊膽替代? 昨日,一場名為“人工熊膽,路在何方”的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事實上,“人工熊膽” 的研製已經持續了將近30年。參加了昨日研討會的瀋陽藥科大學原副校長、人工熊膽研製小組組長姜琦教授表示, 人工熊膽的研製項目于1983 年立項,經過了近30 年的努力,課題組已完成了批准投入生産前的全部工作。
目前研發的人工熊膽中有效成分“熊去氧膽酸”含量為35%至40%之間,比引流熊膽23%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出很多,品質不亞於天然優質熊膽。人工熊膽于2003年7月獲得國家專利, 專利持有人是瀋陽市華星藥物研究所,發明人是楊澤民和王永金。
但在房書亭看來,熊膽中的熊去氧膽酸為特有成分,又和其他幾十種成分的協同作用,“目前為止, 我們還沒有法定機關批准的替代品出現,更不能像有的媒體講的,這幾個作用草藥都可以替代了,可能不太了解醫學常識”。
四年前, 人工熊膽研製課題組最後一次向國家藥監局提出書面申請,四年後,國家藥監局的項目審批進展查詢中仍顯示進度為:“目前該品種正在中藥民族藥臨床部進行綜合評價,匯總報告。”而1990 年衛生部藥政管理局給課題組的審批結論中一句“目前引流熊膽産量已暫滿足藥材所需,也請開發時綜合考慮”,則讓課題組不得不理解為:因為考慮到現在引流的熊膽粉的數量已經足夠滿足市場需求了,藥監局就不批“人工熊膽”。
對此,房書亭回應表示,國家不會因為照顧養熊業,而不批准人工熊膽的上市,那個不太可能。
然而,統計數據顯示,國家林業局核發的養熊和各種准許證的一共有68家,黑熊的數量已突破1萬隻,大型熊廠取熊膽的數量約佔70%到80%, 如此估算,全國可取熊膽的熊有6000到8000隻。截至2000年,黑熊養殖規模在200隻以上的企業有十多家,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福建、雲南和四川等地。而歸真堂黑熊生態養殖基地的遷建項目就總規劃3000畝。
再看市場需求,2012 年預計中藥熊膽粉需求將達16-18 噸,其中高等級熊膽粉將達8-10 噸。但生産金膽級熊膽粉的技術僅掌握在少數廠家,受制于養殖規模,供需矛盾短期很難緩解,因此高端産品仍將供不應求,與中低端産品的價格可能進一步拉大。人工熊膽的無法上市對於掌握金膽級熊膽粉技術的少數廠家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需要強調的一個問題是,這也離不開中國藥品市場的現狀。在中國越是貴的藥越好賣,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養熊産業一直在擴大,而人工熊膽遲遲未獲批。”賈岩坦言,“如果藥品想賣得好就需要預留招投標、公關醫院、醫生等費用, 越貴的藥就越便於腐化醫生,利於銷售,這也就等於説越是廉價的仿製熊膽製品,越難以被市場接受。”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