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統計局18日在此間發佈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無一上漲,價格指數多穩定在100間或偏下;就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多也在100上下,表明以往中國樓市越調越漲的勢頭已被遏制住,房價正走向合理回歸之途。
在價穩或微幅下調的同時,來自市場的監測報告顯示,中國樓市陷入冰點,成交量大幅萎縮,其中以往房價上漲領軍者北京、上海、廣州的成交量更是跌量居前。
分析人士指,遏制投機、投資性的限購政策,是本輪樓市調控的利器;而加大保障房建設,又從另一方向促進樓價合理回歸。由於收入分配的差距,出現有錢買的人買不了,或者心存觀望;而想買的人,又沒錢出手;同時,有些有剛性需求的人,則寄望房價繼續回落,以便能在最適合的時機入市。
價滯量滑,則使得以往出現“天價”的土地市場冰冷,企業拿地積極性受挫,拍賣市場有不少是以起拍價取得,有的甚至上演流拍,以往靠賣地收入支撐財政的地方政府錢袋子大幅縮水。上市房企業績亦大幅滑落,一些開發商被迫退出市場,並出現洗牌趨勢。
毋庸諱言,中國樓市十幾年的榮景,讓開發商賺得盤滿缽滿,也給相關行業帶來了商機和就業機會,並給各級政府帶來了相當豐厚的土地收入;而不斷飆漲的樓價,又讓中産階級和中低收入人群Hold不住,望樓興嘆。
手心手背皆是肉。因此,中央政府從2010年開始一輪又一輪的樓市調控政策,並在最近數月來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儘管,有些地方政府出臺一些鬆綁政策,但都被中央和有關部門叫停。不過,從最近溫家寶總理聽取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時,談到房地産調控目標有兩個:一是促使房價合理回歸不動搖,二是促進房地産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便可了解調控的路向。
比如溫家寶總理提出,房地産發展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建設兩者不可偏廢。從長期看,保障房應該以公租為主,主要解決低收入群體的需求。
比如有關部門正加快研究推進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産稅工作,並已啟動試點工作。
比如上海最近調整了普通住房標準及經濟適用住房申請標準,有針對性地大幅放寬戶口年限、收入限額等準入標準,上海住房困難的大齡結婚家庭、青年職工以及引進人才等群體將成為主要受益對象。
所有這些,相信會在未來的調控過程中得到更多的關注,並因勢利導,進行適時適度的預調微調,以利於“人人都要有住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