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危機加快中國赴歐投資步伐 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亟待開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8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融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袁蓉君

  記者袁蓉君除了在中國對歐洲提出的長期訴求———市場經濟地位和高科技産品出口限制問題上取得進展外,記者從本週在京舉行的第十四次中歐峰會聯合公報中發現,此次峰會值得注意的另一大變化是,雙方已從以往單一強調雙邊貿易的重要性逐漸轉向更關注雙邊投資,同意儘快開啟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2月17日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的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為了避免類似平安投資富通案例的重演,中方要力爭在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對這種蠶食式徵用風險作出明確規定。

  近年來,隨着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無論是按流量還是按存量衡量,歐盟都已經躋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二大市場。根據《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的數據,2010年中國對歐盟直接投資流量已從2005年的1.8954億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59.6306億美元,佔當年中國對外直投流量的8.7%;年末中國在歐盟直接投資存量已從7.6801億美元上升至124.9689億美元,佔當年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3.9%。儘管官方目前尚未公佈全面詳盡的2011年相關數據,但梅新育預計,去年歐洲可能已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地區。

  究其原因,梅新育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歐洲本身經濟規模大,吸納中國直接投資的容量大,同時,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也使歐洲市場開放程度被迫加大。實際上,歐債危機對於歐洲企業和一些以歐美為基地的跨國企業影響很大,不僅給中國企業創造了去其母國低成本收購的機會,也提供了收購這些企業在華子公司的機會。有分析指出,以貿易和投資的方式向深陷債務危機泥潭的歐洲輸入資金,可能是中國救助歐洲的途徑之一。

  近幾個月中國企業在歐洲的大手筆並購引人注目:山東重工3.74億歐元獲得全球豪華游艇巨頭意大利法拉帝集團75%的控股權;三一重工3.24億歐元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廣西柳工斥資3.35億元人民幣收購波蘭企業HSW的工程機械事業部;國家電網以3.87億歐元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的股份。梅新育表示,對歐洲直接投資的迅速增長可能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産業分佈産生一定影響。他解釋説,過去中國投資的製造業企業數量眾多,但投資存量佔比不算大,2010年末只排到第六位,這主要是因為對發展中國家有些製造業投資但規模小,而發達國家對中國先進製造業投資限制得很厲害。鋻於近期中國接二連三地對歐洲先進製造業部門進行大規模投資,梅新育估計去年製造業投資流量的佔比排名會上升一些。

  談到中國企業在歐洲可投資的主要領域時,不外乎歐洲流通環節、品牌、國內銷售市場增長較快商品的歐洲生産者和歐洲基礎設施。值得注意的是,梅新育告訴記者,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政府去年積極與中國政府接洽,希望中方並購、參股其石油天然氣、電力、航空、鐵道、港口、郵政、金融等戰略性基礎設施企業,意大利等國也正在步其後塵。而這些行業,過去一向是歐方不願對中國開放的領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期基礎設施領域的並購案才多起來。除了今年初國家電網收購葡萄牙國家電網外,2011年12月末,中國企業三峽集團成功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控股權,該公司去年營業收入佔葡萄牙GDP8%以上。另外,中投公司也打算進入英國基礎設施領域。

  儘管投資額不斷擴大,但中歐之間一直缺乏一個有效的投資協議。20世紀80年代,中國與歐共體主要國家簽署過雙邊投資協定,即1985年的《中歐貿易與經濟合作協定》。不過,梅新育表示,這一協議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太簡短;二是主要考慮歐洲對華投資,而中國對歐投資幾乎沒有考慮,不符合目前的現實。正因如此,2007年第二十二屆中歐經貿混委會會議和中歐貿易部長級會議決定啟動完善1985年版的中歐經貿協定談判,後來決定啟動談判新的投資協議。“而在2008年次貸危機擴散以來,我們在投資保護方面發現了許多新的問題,比如説,平安投資富通案,就暴露了歐洲在‘反危機’旗號下的蠶食式徵用風險,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加以解決。”梅新育如是説。

  具體來看,梅新育表示,目前在對外資待遇方面,中國的市場准入明文規定的限制多一些,但超國民待遇也多,不確定的政治性風險少。而歐洲和美國明文規定的市場准入限制少一些,但不確定的市場准入限制多,經營中的優惠少。平安投資富通案暴露出來的那種蠶食式徵用風險,中國是沒有的。“華為收購三葉公司,才200萬美元的交易,按規定無需申報,但美國政府硬是把該項並購案給攪黃了。歐洲也有類似的麻煩。”另外,梅新育補充説,某些打着知識産權保護之類旗號的措施,不能成為對外國公民人身權利的公然踐踏和對其財産權利的公然掠奪,德國尤其要注意這一點。他認為歐洲應當取消對中國國企、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額外限制,設法提高歐洲勞動力市場的彈性。

  其實,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薩科齊都竭力主張限制中國投資,是次貸危機升級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迫使他們改變了立場,打開了歐洲堡壘的大門。梅新育説,中國希望這種開放的成果能得到市場准入制度化的保障。而這種保障能否得到,還取決於雙方對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結果。

  根據第十四次中歐峰會聯合公報,雙方對中歐企業有意加強貿易和雙邊投資表示歡迎。為促進和便利相互投資,雙方同意儘早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程。據悉,該協定談判將包括雙方關注的所有事項,不預判最終結果。

  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國在談判中如何避免類似平安投資富通案例重演的提問時,梅新育認為,投資保護協定中需要對這種蠶食式徵用風險作出明確規定。

熱詞:

  • 協定談判
  • HSW
  • 國家電網
  • 中歐貿易與經濟合作協定
  •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