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2011上市公司口碑榜:曝光十大“坑爹”股東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17: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編者按:當“我爸是李剛”成為一種另類流行語,這個時代與這個社會已經沉澱太多值得深思的東西。但若換個角度分析這句話,人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來説,“爸爸”或“家長”是有舉足輕重地位的。

  上市公司亦然。一個願意拿出真金白銀的大股東,與一個只會空口白牙的大股東,孰優?答案不言自明。

  為此,經由上百家專業機構與廣大投資者提名,“2011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的大股東候選名單出爐。今天,就請欣賞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您特別製作的A股市場版《好爸爸壞爸爸》。

  新CEO上任前,董事會成員竟無人認識他;

  因對收購有意見分歧,竟然把公司創始人趕出董事會;

  因涉嫌性騷擾而開掉了業績不錯的CEO,此舉引起股東起訴;

  爆出竊聽醜聞……

  這些完全不符合正常邏輯的事,都發生在全球知名企業惠普的董事會裏,該董事會今年9月被《紐約時報》稱為“史上最爛董事會”。

  究其根源,“無主”狀態是其關鍵。

  A股市場中,無大股東狀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實上,大股東在上市公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注資增持者,有之;減持掏空者,有之。上市公司的前途和命運很大程度掌握在大股東手裏,A股市場上很少看到股東與經營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卻大面積存在著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爭利的情況。

  一言以蔽之,成也大股東,敗也大股東。

  不可否認,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意義非凡,“2011中國上市公司口碑榜”評出的最佳大股東,也因此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董事會糗事多企業無主是罪魁

  自2005年,惠普最大股東,同時也是創始人所設立的基金會大舉拋售公司股份後,惠普的股權變得極其分散,全體股東皆為中小股東,更無人成為惠普的實際控制人。

  這導致了一個奇特現象:惠普董事會成員並非大股東提名或指派,幾乎都是與公司沒有一點關係的獨立董事。

  看看這些獨立董事組成的董事會都幹了些什麼。

  今年初,惠普董事會主席還對外表示,董事會的首要職責是支持CEO李艾科為惠普制定的全球競爭戰略,時隔半年,李艾科被董事會轟下臺,理由是此人擔任惠普CEO期間,公司股價狂跌一半。這時有媒體曝光,在李艾科上任CEO之時,竟沒有一個董事見過他。此類事情在惠普董事會中發生過兩次。

  2010年,惠普董事會開掉了業績不錯的前CEO赫德。赫德在職時,惠普股價並不糟糕,只因他涉嫌性騷擾,且有2萬美元的開支報告問題,就被踢出公司。後又因帶走了1220萬美元的現金遣散費,招來股東對董事會的起訴。

  惠普董事會的“糗事”還沒完。2006年爆出竊聽醜聞,導致大批董事離職;今年8月,惠普宣佈戰略轉型,卻闡釋不清整個戰略計劃,外界一頭霧水,宣佈轉型的次日,公司股價跳水。

  被《紐約時報》貼上“史上最爛董事會”的標簽後,惠普已成為各公司董事會研討董事會行為準則的最新案例。

  聯想柳傳志指出,究其根本,都是因為沒有“主人”。事實上,惠普創始人後代賣掉公司股份後,惠普就成了獨立董事的公司,小股東説話缺乏分量,而獨董與公司又沒有直接利益關係,只代表股東看管公司財務,至於公司戰略、前途、利潤,通通不在他們的關心範圍內,於是,曾經的“惠普之道”演變成如今的董事會亂象。

  由此可見,大股東在公司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大股東缺位,公司的未來和命運便無所繫。

  A股漲跌大股東有巨大影響力

  大股東對上市公司如此重要,若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當然會給公司加分;一旦大股東扮演反面角色,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侵佔上市公司資産,大量減持上市公司股份套現,説話不算話,擾亂公司秩序等行為就會接踵而來。有時候,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傷害幾乎是毀滅性的。

  A股市場20年,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各種案例並不鮮見。*ST輕騎(600698)大股東的鉅額欠款,華潤三九(000999)曾經的大股東鉅額佔資,明星電力(600101)原大股東的空手套白狼……

  我們總是以這些反面教材來示警自己,卻忘記尋找榜樣的力量。事實上,A股市場也不乏一些支持上市公司發展,幫助上市公司在逆境中生存,維護中小股東利益的大股東,他們信守承諾,他們弱市中增持,他們注入優質資産。

  為此,經由上百家專業機構與廣大投資者提名,《每日經濟新聞》“2011上市公司口碑榜”評選出了“最佳大股東”與“最令人擔心大股東”候選上市公司各50家。

熱詞:

  • 上市公司
  • 健康元
  • 科達股份
  • 保利地産
  • 全流通
  • 關聯交易
  • 長江電力
  • 紐約時報
  • 坑爹
  • 提款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