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葉檀: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剝削投資者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0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債券風險高發階段,歐美各國還債訣竅相同,由央行出面剝削投資者與儲戶。全球經濟處於疲軟復蘇期,此輪經濟增長由歐美的貨幣擴張政策造成。

  為了避免企業資産負債表退化,歐美各國政府第一步是擴大央行資産負債表,稀釋貨幣含金量,讓負債者獲得喘息機會。

  美聯儲資産負債表屢創新高,目前已經是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的三倍,從9000億美元左右擴張到2.8萬億美元。美聯儲動用了兩種主要手段:一是直接購買債券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二是以短債換長債,抑制長期利率走高預期,直到2014年。最後,美聯儲還購買了上萬億的抵押證券等,相當於把私人機構的部分負債背到了自己身上。

  歐洲央行同樣加速擴張資産負債表。去年底,歐洲央行通過3年期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商業銀行借出總計4892億歐元,同時直接購買債務危機國的債券,歐洲央行的資産負債表膨脹到2.73萬億歐元,佔歐元區GDP的29%,遠高於美聯儲19%的比重,預計今年將突破3萬億歐元大關。

  在擴張負債的同時,壓低債券收益率,提高債券價格,美聯儲獲得收益。2010年,美聯儲凈利潤高達809億美元,向財政部上繳784億美元收入,這一數字創下美聯儲成立以來最高紀錄,遠遠高於2009年創下的474億美元最高紀錄,利潤漲幅高達65%。美聯儲對此的解釋是,2010年盈利主要來源於聯邦機構、政府資助企業(GSE)、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美國財政部證券和GSE債券證券。2011年,美聯儲再傳喜報,向美國財政部上繳769億美元利潤,美聯儲所獲得的多種證券組合,包括財政部國債和抵押貸款證券獲得的利息收入為836億美元。

  通過提高債券價格,美聯儲成功地高拋低吸,將投資者的真金白銀變成了自己的利潤。美聯儲此前一直有鑄幣稅,但從未像今天這樣在債務危機的壓力下玩得爐火純青。

  歐洲央行沒有鑄幣稅,沒這麼好運,他們所購買的“歐豬債券”價格沒有上升。因此,在與希臘等債務高危國的談判過程中,歐洲央行與德國的政治家們力壓私人機構,通過減記的方式讓這些私人機構債權直接認虧50%,而德國索性希望私人投資者通過直接認虧70%。歐洲央行在壓力之下做出了減記的讓步。7日有報道稱,歐央行同意,假如希臘政府與私人債權人針對債務重組的談判取得成功,則該行將以低於希臘國債面值的價格,將其去年在二級市上購買的希臘國債與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新發債券進行置換。據紐約對衝基金TFMarketAdvisors創始人皮特切爾預估,歐央行目前共持有500億歐元希臘債券,這一安排有望將希臘債務減記約110億歐元,即歐央行向EFSF出售希臘債券與債券面值間的差額。如果此論屬實,歐洲央行在希臘直接虧損了110億歐元;如果歐洲央行不願承擔虧損,那麼將由歐洲貨幣穩定基金的投資者們共同承擔。

  歐洲央行用隱性的量化寬鬆政策,壓低歐債收益率,這一招與美國沒有什麼區別。關鍵是,美國利用金融與拳頭、大棒與胡蘿蔔並施的方式,讓溺水的美債購買者繼續購買美債,而歐洲找不到那麼多的購買者,他們的拳頭不夠硬,威脅力度不夠,他們的胡蘿蔔不夠甜,投資者不願意投懷送抱。

  歐元離不開美元的支持,歐美之間的勾兌似成常態,美元與歐元接連走出震蕩走勢,在美國經濟復蘇時,美元的下行支撐了歐元的走勢,讓投資者對歐元擁有最後的信心。

  中國在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之後,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資金鏈緊繃,為緩解隱性的債務壓力,中國金融市場有一系列措施出臺。

  首先是保持負利率不變。雖然目前市場實際利率上升,但負利率的存在是將儲戶的利益讓渡給了負債者,誰能夠得到平價貸款、誰在以前借到了大筆資金,誰就能從中獲益。

  其次是在證券市場上推出一系列再融資,在債券市場上以低息向企業、地方投融資平臺提供大筆資金。今年上市銀行將主要通過債券市場進行再融資,以涵養證券市場信心。

  表面上,證券與債券市場都是公平交易,但由於銀行存款負利率,債券利率被人為壓低,證券發行市盈率被人為抬高,實際上構成對普通投資者的全面隱性剝奪。未來垃圾債、國債期貨等新金融品種的推出,是將負債進一步隱性化,金融的虛擬度會進一步增強。

  也許考慮到道義虧欠,美聯儲主席伯南克2月2日表示,美聯儲政策並非與眾不同,其他央行也在擴大資産負債表。此語無異於表示,即使我們是小偷,但所有的人都在偷,所以,我們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這句話與克魯格曼專欄裏的話異曲同工,克魯格曼堅持美國應該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因為事實上美國不必還債。

  更妙的是,美國貨幣寬鬆、經濟復蘇而通脹不高,但所有的製造大國憂心忡忡,因為製造業緊縮,而原油價格卻維持在每桶100美元左右,這是製造國家不可承受之痛。2月以來,有色金屬期貨價格的提高,證明了原材料成本居高難下,這相當於金融國將原材料成本轉嫁給了製造國家。

  未來幾年,歐美中日等主要經濟體都會是償債大年,繼續維持低利率預期、繼續剝奪金融機構與投資人收益,繼續鼓勵消費與投資,是大概率事件。面對製造業下行,導致通脹壓力大降的預期,讓我們仰望星空吧。(每日經濟新聞)

熱詞:

  • 葉檀
  • 歐洲央行
  • 債收益率
  • TFMarketAdvisors
  • 國債期貨
  • 全球經濟
  • 資産負債表
  • 震蕩走勢
  • 剝削
  • 支持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