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枚熊膽成了一家公司上市的路障。 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的路上被絆住了腳,理由不是公司股本額不滿3000萬元人民幣,不是因為做了假賬,也不是因為盈利記錄沒有達到最近連續三年以上………理由在技術因素之外,因為這家公司生産上市募集項目為“年産4000公斤熊膽粉”和“年存欄黑熊1200頭。”今年,歸真堂又起步了,2月1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公佈了一批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表,歸真堂“表”上有名。
這次能不能過關?關鍵因素其實未變,而且也無法改進:活熊取膽。各種資本方面的條件打造得再好,總不能繞開上市路上的人道路障,這個路障不是你做多少報表能夠挪開的。這給了準備上市的公司,以及中國股市一個敲打:上市也要考慮人道標準。而此類人道標準正是目前我國傳統中藥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千百年來動物藥一直是我國傳統中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含麝香、豹骨、羚羊角、穿山甲、熊膽等珍稀瀕危藥用資源成分的中成藥品種大約有六七百種,生産廠家近千家。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物種棲息地的喪失和破壞,一些傳統經典、特效的國寶級中成藥賴以發展的物質基礎日益喪失。我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加入國際動物保護公約後,部分物種如老虎、犀牛角等已經禁止貿易。目前市面上二十年前生産的含犀牛角的安宮牛黃丸黑市裏竟然被炒到十幾萬元一顆。當年治療骨質疏鬆、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這些以虎骨為原料的中成藥優秀品種,現在基本停滯、沒法延續。
中藥材是中藥的立足之本,如何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和中醫藥傳承發展上實現雙贏?可能還有待於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專家建議,應當從國家戰略資源的角度出發,保護中藥珍稀藥用動物資源産業化發展。在實現傳統中醫藥國際化發展的同時,規範産業化發展,確保珍稀藥用動物資源的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