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廣西財政支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2009—2010年,廣西區本級財政安排1200萬元支持實施自治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52項。項目實施後,目前已建立中試線12條、生産線12條、農業示範基地108個;開發農業新産品新品種22個、工業新産品10個;轉化農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25項、專利技術19件,制訂標準12件;新增就業人員3.53萬人,帶動農民8.72萬人;舉辦培訓班570期,培訓科技人員62人,培訓農民4.74萬人次。
2011年,區本級財政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750萬元,用於支持31個項目實施。其中:種植業20項、農産品加工1項、水産業1項、畜牧業3項、林業1項、植物保護2項、農業裝備2項、現代物流1項。預計項目實施後,將轉化31項科技成果,開發33項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形成4條農産品加工生産線,生産農作物種子2117.9噸,示範種植1.3萬畝;建立種畜種禽核心群10萬隻,生産商品畜禽1200萬隻;生産水産苗種6000萬尾;生産農業裝備7000台套;申請專利1項,建立基地71個。在自治區財政資金的帶動下,2011年全區獲得了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立項支持的項目16項,共計1240萬元,金額再創新高。
海南財政積極支持省農業科技“110”重點民生項目
海南省農業科技110項目自2002年在全省試點推廣以來,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取得顯著成效,是海南省農村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成為叫響全國的農業科技服務品牌,被評為海南省十大民生亮點之一。
2003-2007年,海南省農業科技110項目共投入7386萬元,其中,省財政投入1353萬元、市縣(區)財政投入1692萬元;企業、科研院所、專業協會等投入4166萬元。
2008年,省農業科技110項目被列入《海南省2008-2012年重點民生規劃》,並明確省財政從2008年開始對該項目進行為期5年的資金支持,總體投入3500萬元,其中:2008年投入500萬元,2009年投入600萬元,2010年投入700萬元,2011年投入800萬元,2012年投入900萬元。2011年的項目資金800萬元已經撥付,主要用於建設35個示範基地,建設5個集成科技示範園,改造升級省、市縣(區)農業科技110指揮中心、市縣和農墾服務站以及對技術人員和農民進行培訓。
2010年,全省農業科技110服務站達到300個,實現了農業科技110服務站覆蓋全省各鄉鎮,提前兩年完成中央提出的在鄉鎮普遍建立農業科技服務機構的目標。“十二五”期間,海南省將進一步實現:服務網絡由鄉鎮向行政村延伸;服務手段實現互聯網、電視、電話三網融合;服務內容集技術、信息、農資、農産品、信貸擔保服務五位一體,建設農産品産、運、銷、安全管理一體化管理體系。
福建莆田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取得成效
一是安排專項資金1.78億元,實施水利、路網、土地整理、標準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小流域生態治理和省級農發科技項目9個,項目建設完成後,年可新增糧食産量189.5萬公斤。
二是投入扶持農業“五新”專項資金760萬元,推廣新技術26項,平均每畝農作物可降本增效30元以上;推廣新機具2000多臺套,應用面積30多萬畝,使農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6.1%,工作效率提高30%,每畝耕地可降低生産成本20%,每畝糧食可增産100多公斤。
三是引進、推廣糧食作物新品種60多個,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
雲南沾益推進中央農業科技推廣水果標準化生産示範項目建設
雲南省沾益縣財政局在中央農業科技推廣水果標準化生産示範項目建設工作中,採取三項措施,推進財政&&中央農業科技推廣水果標準化生産示範項目建設。
一是健全機構,明確責任。為確保項目按期完成,成立了沾益縣中央農業科技推廣水果標準化生産示範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下設技術指導組和資金監管組,由縣財政局、農業局抽調業務骨幹組成,具體負責項目建設的規劃設計、實施及資金管理等日常工作,為推進項目建設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是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專款專用。縣財政按照項目實施方案批復的建設內容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一次性下撥到位,實行專人負責、專賬核算。同時組織相關人員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檢查,保證了項目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三是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項目,實施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各項任務具體細化分解到相關單位和個人,進一步加強考核,項目實施技術指導組人員實行分項、分片包乾,有效促進項目工程順利進行。
河北隆堯實施農業科技項目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2009年以來,河北省隆堯縣財政局、農業局聯合申報實施了中央農業科技示範推廣項目---密本南瓜和青葉一號大蔥種植基地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270萬元,由縣農業局、綠生源公司具體實施,依託該縣千戶營鄉杜家莊村及周邊幾個村發展2000畝“密本南瓜”新品種核心示範種植,實現無公害蔬菜生産的新突破,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項目的建設有力的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讓3000多戶農民直接受益,帶動周邊2000農戶蔬菜種植,密本南瓜産量近2500萬斤,實現收入農戶750萬元。
湖北黃梅著力推進農業科技研發和轉化應用
湖北省黃梅縣注重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每年投入專項科技經費鼓勵引導農業科技人員大膽創新,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土專家”、“田秀才”,全縣共聘任了35名科技特派員。近年來,該縣每年用於農業科研的科技經費佔科技三項費用總額的30%以上。
縣財政、農業、科技等部門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示範推廣,優先給予扶持,大力培育科技示範基地和示範企業。2009年,該縣水産局斥資引進江蘇宜興、浙江湖州等地養殖技術,在楊柳湖青蝦原種場建設100畝繁育示範基地,發展青蝦人工養殖,攻克人工育苗難關,結束了黃梅青蝦不能人工批量育苗的歷史。目前,全縣青蝦養殖面積達1萬畝,産量突破5000噸,並順利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和有機産品認證。
黃梅縣科技部門還及時為農業規模企業提供技術信息,免費為其與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加強産學研合作牽線搭橋。該縣省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康宏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引進江蘇省糧科院技術,投入300萬元建成全市首個谷殼發電廠,用生産大米時剝離出來的廢棄稻殼發電,不僅年節約生産成本80余萬元,而且使發電後燃燒剩下的谷殼灰又被鑄造企業生産回收利用,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瀋陽東陵區(渾南新區)財政局加大農業科技投入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按照農業科技工作總體安排,依據《東陵區(渾南新區)科技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瀋陽東陵區(渾南新區)財政局會同區監察局、區審計局組成科技計劃項目專項資金監督小組,對2011年東陵區(渾南新區)農業科技計劃項目進行了考察。其中:科技創新項目5項、生態農業項目2項、大學生創業項目6項、産學研項目4項、試驗示範項目11項、科技服務平臺建設項目2項。監督小組逐一對項目規模、項目推廣及示範作用、預期經濟效益、總投資、已完成投資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並結合實地考察情況,對科技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高、國內領先或先進的農業科技項目按自籌資金投入比例,投入科技資金237萬元。該項資金的投入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為大幅提升農産品的技術水平,有力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財力保障。
浙江婺城區實施獎勵資助舉措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浙江省婺城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扶持農業科技創新,獎勵資助資金實行總量控制。
一是獎勵資助農業企業科技創新與交流資助。對列入國家、省、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區財政配套資助25%;列入省級以上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的,按上級資助資金的10%給予配套資助;新認定為國家、省、市級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的,分別一次性獎勵20萬元、10萬元、2萬元;新認定為省、市級農業科技企業的,分別一次性獎勵3萬元、1萬元;新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的,一次性獎勵5萬元;被認定國家重點新産品、省新産品計劃的,分別一次性獎勵5萬元、3萬元。對取得國家新品種保護權認定的新品種每個給予2萬元一次性資助。
二是資助農業企業技技術改造。根據産業政策和投資規模確定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對設備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區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竣工後經有關部門認定,按實際完成設備投資額的3%資助,進口設備按投資額的5%資助,凡區強優、重點骨幹企業分別再增加1%、0.5%的資助。
三是資助農業企業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技術依託關係,簽訂科技合作協議並在該區付諸實施,且有産品或成果的,金額在10—30萬元(含)的每項資助2萬元;金額超過30萬元的每增加10萬元資助金額增加1萬元,最高不超過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