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創作産量逐步提高,影院建設突飛猛進,票房數字不斷刷新,電影實力不斷增強的今天,最能體現中國電影發展水平的主流電影無疑面臨著發展道路上一個重要的節點。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主流電影:大眾化與多樣化”學術論壇及時將關注焦點投向這一領域。
堅持核心價值觀與文化本位
電影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值得肯定,尤其是近年來中國電影的崛起之勢令世界矚目,但電影市場繁榮的同時需要警惕浮躁的文化消費。建立民族文化自覺有助於電影創作者創造出有益於時代的精品力作。當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與今天的核心價值體系實現對接,並觀照現實時,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魅力的主流電影將會應運而生。
●張宏森(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電影創作體系
我們應該看到當前電影的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有很大距離,如何建立起一個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流電影創作體系,這是擺在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路上的一個非常緊要的課題。繁榮電影藝術、發展主流電影,首先要堅持中國電影創作的基本方向,也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次是在它的引領下將人民群眾與現實生活作為電影創作主體內容,此外還要堅持“三貼近”的原則,以火熱的現實生活為源泉,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己任,以群眾滿意和經得起歷史檢驗為標準。
●黃會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中國電影文化應成為第三極文化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是特定時代、特定文化的表徵和反映,在今天的世界電影格局中,中國電影文化應該努力成為與歐洲電影文化、美國電影文化並列的一極。必須承認西方電影文化今天無論在操作層面還是理論探索上都處於優勢地位,尤為突出的還在於它們的電影中一脈相承的文化立場,這就要求我們中國主流電影在技術上、創作上不斷提高的同時更要注重內在的文化身份,具體説就是表現中國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獨特的中國電影文化底色,只有這樣,電影才能真正被中國觀眾接受、認可,才能夠影響、激勵、鼓舞觀眾,才能夠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民族電影風采走向世界。
提高創作品質 實現多樣化發展
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已達到133億元,中國電影市場飛速擴大的勢頭令世界矚目。在許多國家,電影令人頭痛的市場規模問題早已不構成中國電影發展的瓶頸。在新的節點,如何讓國産主流電影創作的質量跟上數量的增長,讓中小成本電影在與進口大片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是電影工作者亟須思考的。
●高小立(《文藝報》藝術部主任):
創作不能陷入商業題材重復利用的誤區
四大名著被反復拍攝,經典故事被“顛覆性”解讀,一個題材有市場,多方人馬就一涌而上,這不是健康的電影生態。如果都鍾愛三國題材,不妨你拍曹魏姦雄曹操,我拍東吳孫氏譜係,他拍蜀國五虎上將,呈現以不同的視角,或者匯集精英齊力打造一個武聖關羽,這比五個關羽各自為政,甚至群魔亂舞要有意義得多。現在電影創作陷入了對商業題材重復利用的誤區,相比之下,對民族文化的開掘卻不多見,比如以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等為背景的開發,以及對崑曲、黃梅戲等民族藝術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這些中華民族文化財富,呈現在創作者面前的就是一個精彩紛呈的藝術寶庫,國産電影也將迎來一個百花齊放的春天。
●翟俊傑(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
電影創作沒有“教科書”
我們的電影要想實現大眾化與多樣化,就要熱烈地擁抱生活。現實生活這麼豐富多彩,五千年曆史多少傳奇,怎麼到銀幕上卻出現了一些蒼白説教、題材雷同、標語口號的現象呢?我不同意“某某電影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的提法,如果一部電影成了“教科書”,後面的都照著“教科書”去拍,它的無限可能性、蓬勃生命力就被抹殺掉了。生活是創造之源,有喜劇、有悲劇……創作者只要主動地去感受它,它就會回報給創作者無限的靈感。
●劉嘉(電影發行家):
多樣化的電影市場是需要培養的
2011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産片比2010年少了很多,這反映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嚴重同質化的商業大片不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大片”不一定“大賣”。城市影院應該在電影的多樣化、市場的多樣化方面起積極作用,作為一個終端賣場,它要對國産主流電影更寬容,給予我們的主流電影更多機會,因為多樣化的電影市場是需要培養的,觀眾的需要是在不斷變化的。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動畫電影的第一部,最初發行公司和院線都沒有預料到它會取得轟動,更不會想到它能發展成一個經久不衰的系列。所以給這些不出名的小製作電影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我相信下一步院線的競爭點正是在於:誰能對多樣化電影市場的培養做出探索。
以開放姿態融入國際市場
國産主流電影要奠定自己的地位,就應該把目光投入更大的國際市場,事實上中國電影在海外市場的收入並不樂觀,離靠出口賺錢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這種現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創作者對國際語境的認識還有局限性。
●張昭(樂視影業總裁):
避免文化碰撞造成的營銷困難
這幾年國産電影之所以難以被國際市場接納,主要在於文化差異引起的理解困難,許多電影中宣揚的更多是獵奇而非主流價值觀,因此,創作者對國際語境的研究顯得非常重要。國內商業電影要想在海外形成理想的市場效果,在競爭中逐步壯大,要盡可能減少文化碰撞造成的營銷困難。第一就要做到類型清晰,讓大多數人看得懂;第二要有敘事因果性,不能讓不了解你文化特點的人不明白;第三就是採取全世界共通的價值取向,比如對美好人性的謳歌、對真誠感情的張揚,放之四海而皆準。
●汪天雲(上影集團副總裁):
中國主流電影應成為世界的主流
主流電影的精神支柱是核心價值觀,反映對人性的肯定,對真善美的禮讚,這是世界共通的,它的大眾化和多樣化,不僅僅是我們這個民族、社會、國家的主流,也是全人類的主流。當我們以更高的起點,更遠的視界,更豐富的題材,更嫻熟的技巧,更真摯的感情,更多元的渠道輸出我們的主流電影,讓“中國夢”脫離資本的束縛,以一種開放、大氣、包容的姿態出現在銀幕上,它就可以在世界電影格局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