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12月12日,新奧與中石化組成的財團向中燃發出收購要約,要約價3.5港元/股,總對價約達167億港元,其中,新奧將支付55%的要約總對價,中石化支付剩下的45%。
該消息一經發佈,即引起業界及資本市場的一片譁然。各方對這起轟動業內的大手筆並購案反應不一,但諸多業內分析人士均指出,新奧能源捆綁中石化最終拿下中國燃氣仍是大概率事件。
原瑞銀證券副總裁,被譽為“中國第一分析師”,現任萬穗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張化橋對新奧能否有實力接手中燃,持樂觀態度,張化橋表示:“最近兩個月,新奧燃氣的股價跌了不少,原因是它跟中石化聯手收購中國燃氣。市場擔心它會因此負債纍纍,也擔心它沒有能力扭轉中國燃氣。基於10年的觀察,我很有信心。首先,燃氣行業負債率高一些沒關係。新奧的債券目前還是投資級的,而且可能是投資級債券中最便宜的之一。我上周買了不少。它的股票當然也很吸引。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半年前我因為需要資金買幾個阿鬥,賣掉了新奧。我一直不原諒自己的原則性錯誤。上幾個星期,我改正錯誤的機會終於來了。阿鬥出,新奧入!”
“我以前談過我們應該只買 "十倍股" (ten-baggar)。很遺憾,我不敢肯定我的資産組合中哪些是十倍股,哪些不是。不過,新奧燃氣從2001年 IPO 以來上漲了16倍。” 對新奧的增長與發展,張化橋亦做了充分肯定。
香港最大證券公司京華山一的分析師Kenny Cheung也表示,若新奧能源和中國燃氣攜手與燃氣供應商展開談判,則議價能力會更強。新奧能源也可以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並且在與中國燃氣業務重疊的省份節約成本。
同時,Kenny Cheung表示,即使外資企業參與競購,中國政府可能也不會批准。據了解,除了新奧和中石化外,富地石油以及韓國SK集團等外來資本也紛紛參與其中,結果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