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海漂青年:放棄上海一張床 回鄉添置一套房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31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鳳凰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月27日,臧皞站在新房的窗前。6年“海漂”之後,他選擇回到家鄉定居。記者 崔冠怡 攝

離開上海之前,臧皞把女朋友接到上海遊玩合影。

臧皞在上海收養的流浪貓“小胖”。圖片由臧皞提供

  捨棄上海一張床 回鄉添置一套房

  地點:遼寧省鞍山

  鄉言:來的那天就知道註定要走。不可能年薪幾十萬,不可能買房買車,註定無法融入這個慾望都市。 ——臧皞

  1月27日,大年初五,臧皞的新家,裝修油漆味仍未散去。新家在19層,透過寬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鞍山的全景。

  灰藍的天下面,熏黑的煙囪噴雲吐霧,交錯的高壓線架設在鐵塔叢林間,勾勒出這座東北老牌工業城市的輪廓。

  33歲的臧皞是我初中同學。“十年三段人生,是奮鬥也是掙扎,家好月圓時要格外珍惜”。坐在新家窗臺,臧皞説起擺地攤創業“自救”、月薪1500元混在上海、在經濟危機中回鄉買房結婚,他感慨頗多。

  擺攤:“沒啃老,不愁吃穿”

  2000年,中專學歷的臧皞經歷了幾次斷斷續續的工作後,開起一家雜貨小店,主營鍋碗瓢盆。“名為創業,實為自救”,和臧皞同一時期開店做美甲的一位女同學説,“因為我們趕上了一個特殊的時代”。

  鞍山位於遼寧南部,人口300多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被寫入全國小學地理教科書:“鋼都鞍山,祖國鋼鐵的心臟”。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鞍山一半以上人口靠鞍鋼實現就業,“一座鋼廠,養活一家老少兩三代,夫妻‘雙鋼’是家庭富裕的代名詞。”一位鞍鋼老工人回憶。九十年代後期,鞍山被列入急待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鞍鋼和大批本土工業企業進入調整期,無力大量吸納青年技術工人。

  包括臧皞在內的大批“三校生”(職高生、中專生、技校生),涌向新興的民營企業和服務業。他們中的許多人在經歷了服務員、營業員的短暫“打零工”之後,選擇自主創業。70後、80後的“小老闆”群體,這一時期迅速成長。

  “瘋狂星期四”、“一早一晚”,臧皞這樣形容自主創業的日子。

  每週四淩晨2點,臧皞坐火車趕到瀋陽小商品集散地,淘最新款的水杯、飯碗、收納盒等。早晨7點,他再大包小包扛回鞍山。9點擺上貨櫃,備戰雙休日的購物高峰。

  “地攤是甩賣瑕疵商品的絕佳地點,回籠小額資金效果神奇。”除了小店內的經營,每天清晨和傍晚,臧皞都在自家樓下圈地擺攤,補給小店每月2000元的房租。“開店兩年多,詳細的盈虧不好計算,總之沒啃老也沒愁吃穿,也算是自救成功吧。”臧皞説。

  年輕的心總有闖世界的衝動。

  幾次外地旅行後,2004年,臧皞關閉小店到大城市尋找新機會。

  “海漂”:無錢租房睡走廊

  很快,一份簡歷有了回音,上海一家小企業,做LED屏安裝工作。

  臧皞説,之所以人家同意聘用,主要是因為他接受試用期1500元的月薪。

  1500元,在上海怎麼生活一個月?

  臧皞的答案是:600元租間8平方米小屋,900元也能吃飽飯,但早點只能吃一個生煎饅頭。

  他説,初到上海的日子,不太習慣倒公交,“早晨5點起床,步行一小時上班,從共和新村到閘北區人民廣場,這和等車、倒車時間差不多。”

  在上海的生活,租房搬家給臧皞留下的印象最深。

  經歷的數次搬家,“拎著行李到處找房子,是感覺最無助的時候。”臧皞説,多虧不少老鄉、同學的幫助,雖然他們的生活也同樣艱難。

  搬出房租600元的小屋後,臧皞在寶山區江灣鎮的同學家借宿半年,“同學家只有一間屋,我只能在走廊支一張折疊床。”這裡到臧皞上班的地方,單程坐公交車就需要兩個小時。

  後來,一份兼職徹底解決了臧皞住的問題。當時臧皞所在公司的夜班保安辭職,一時找不到人頂替,這對於身高1米8的臧皞來説是個好消息,“又能兼職,還能解決住宿”。

  臧皞的父母坦言,他們支持兒子趁年輕出去闖蕩,但看到兒子在上海的蝸居,恨不得當天把兒子帶回鞍山。

  得失:孤獨時流浪貓陪伴

  漂泊,除了生活艱辛外,還有內心孤獨。

  臧皞的網絡相冊上,有一張花貓的照片。臧皞給它起名叫“小胖”,這是一隻流浪貓,被撿到時剛出生在院子的角落。

  “在我最寂寞的‘光棍時代’,它睡在我的床邊,給我一點家的溫暖。”臧皞感慨,“從小胖身上仿佛看到自己,我們都流浪在陌生的城市,一起尋找安身的角落。”

  “線路工程師”、“網絡工程師”,是臧皞在上海期間獲得的資格證書。他的工資也從1500元升至4000元。

  2009年,臧皞的工作漸入正軌,但全球經濟危機波及上海。

  “我們5個人的技術團隊,裁員後只剩兩人,團隊散了,大家心也散了。”臧皞坦言,決定離開上海並非一時的無奈,“來的那天就知道註定要走。不可能年薪幾十萬,不可能買房買車,註定無法融入這個慾望都市。”

  臧皞離開上海時,最讓他放不下的是那只花貓。他把“小胖”送給一位信得過的老鄉收養,“大家都漂泊異鄉,渴望相互取暖”。

  回家:更換回一個團圓的家

  一套100平方米、總價近60萬元的塔樓公寓。在臧皞看來,放棄上海一張床換來的不只是故鄉一套房,更是一個團圓的家。

  如今,臧皞在鞍山一家民營企業當部門經理,3000元的工資中一半用於供房。他自嘲是“房奴”,但也痛並快樂。

  “電視櫃、衣櫥都是我自己畫圖紙設計的。”臧皞説起買房裝修如數家珍。與多數不常開火小兩口之家不同,臧皞家的廚房寬大且擁擠,鍋碗瓢盆塞滿廚櫃,米麵糧油佔據廚房大半空間。

  臧皞説,特意將房子買在離父母家只有一公里的地方,有時間就多做幾個菜,接父母來這兒吃。吃完飯陪父母到旁邊的公園散步,“這些年,我虧欠父母得太多。”

  臧皞的一位朋友透露,臧皞在上海那幾年,他父親兩次心臟病發住院搶救。母親一條腿摔傷整月臥床,“兩位老人不讓我們告訴臧皞,怕他工作分心。”

  臧皞新家的窗外,10年前還是露天早市。回想當時,我作為當地報紙的記者,曾在一個早上來此採訪城管隊員清理商販佔道經營。我看到急忙收拾雜貨的臧皞,我轉身躲開,流下幾滴眼淚,心裏很複雜,也搞不清楚是欽佩、鼓勵或者同情。

  如今,露天早市早已變成城市主幹道。

  晚上7點剛過,路上已難覓人蹤。最繁華的中心商業街上,關店下班的商戶們行色匆匆,路邊小餐館也在準備打烊。

  臧皞説,這樣冬天的夜晚,偶爾會想念“夜上海”,懷念和網友們通宵泡吧、逛夜店。“鞍山沒有這些。現在慾望少了,但日子過得更踏實了”。(記者 崔冠怡)

熱詞:

  • 海漂
  • 網絡相冊
  • 啃老
  • 小胖
  • 房奴
  • 三校生
  • 網絡工程師
  • 買房
  • 鞍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