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龍年歲首,深入研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的政策思路,我們有種非同尋常的感覺,即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宏觀思路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裡所説的變化,不是簡單地通過政策微調穩增長,而是著眼中國長遠[0.17 0.00%]發展,為解決重大戰略難題在進行發展思路深刻調整。
這種調整,體現在發展思路上有三大變化。
首先是強調回歸實體經濟和去泡沫化。
過去數年我們發展虛擬經濟,不乏一些缺乏實體經濟支撐的炒作和泡沫,甚至對實體經濟産生反向抑製作用。2011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要把著眼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支持那些有利於實體經濟的金融模式和虛擬經濟方式,而不是反過來以“虛”促“實”,也沒有折衷主義的“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表述。這種發展思路的回歸,對於下一階段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而要發展實體經濟,就要加快技術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注重打造品牌等。
其次是將擴大內需重點聚焦于消費,並提出更符合實際的長遠思路。
新的擴大內需思路重在擴大消費,通過擴大消費來帶動投資增長,而非籠統地提“二者並重”。因為在同樣的精力付出下,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更快也更直接,最後被淡化的總是“慢一些但拉動經濟質量更好”的消費。
消費不足和收入差距過大,某種程度上都與長期過度投資有關——投資抑制了消費,同時拉大收入差距。擴大內需,重在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了民生,可以使老百姓減少後顧之憂,敢於消費;其二是促進服務業的發展,以此促進産業升級和就業,間接促進消費;其三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這是消費持續擴大和消費升級的重要基礎。
三是再次強調自主創新。
“十一五”規劃和黨的十七大非常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一次強調這一點,與鼓勵發展實體經濟直接相關,因為二者相輔相成。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有兩大優勢:一是資金相對充裕,有較充足的儲蓄和外匯儲備;二是國民投資意識強。投資意識或者説投機性是一種資源,同時也是雙刃劍,利用得好是好事,利用不好就是壞事。在我們過去的發展中,存在過度重視資産化的問題,而不是資本化。資産化往往導致泡沫,房地産行業的泡沫就是資産化。但資本化不同,往往更強調技術創新,強調實體經濟的升級。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要著力去資産泡沫化,加快資本的深化,促進實體經濟的升級發展,才是未來我們需要的增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突破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發展思路變化的同時,改革大思路也在醞釀調整。未來的改革應著力於兩方面推進:一是啟動新一輪市場化改革,二是設計一攬子財稅體制改革方案。
新一輪市場化改革,主要包括加快資源産品、利率、匯率等改革。2002年以來,CPI增長已經歷三次波動,波動的主因都是食品,而非貨幣政策。而食品的波動也有規律可尋,即三四年一個輪迴。未來兩年將處於價格的回落期,是推進利率市場化、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較好時機。
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重點是提高資源稅稅率和電價改革。加快利率市場化不僅能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也有利於抑制我國金融資産的泡沫化,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事關人民幣國際化這一重大戰略問題,不能僅停留在對出口成本上升的顧慮上,要拿出勇氣,並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著力推進。
設計一攬子的財稅體制改革變得尤其緊迫。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力強調了財稅改革,在實施中需痛下決心,制定和出臺一攬子財稅體制改革方案,把完善分稅制、尋找長期可持續的“土地財政”替代來源、收入分配改革三者結合起來。
完善分稅制就是針對中央與地方的財權與事權的不平衡,重新設計分稅比例和優化稅率。
尋找長期可持續的“土地財政”替代來源需加快兩方面改革:一是徵收房地産稅代替土地出讓金收入,形成長期稅源;二是加快公共投資的融資方式改革,儘快用地方債券融資替代地方融資平臺。
同時加快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在注重一次分配公平的同時更加重視二次分配的功能,把縮小因財産收益差異過大而導致的收入分配差距作為改革的重點。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