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投資者對於中國股市的糾結,並未隨年底的股市收官而終結。在2011年第四季度的證監會主席更迭、證監會發佈一系列治市政策之後,人們對2012年資本市場的改革充滿期待。
對於資本市場的改革,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表示,好的金融體系不是監管出來的,機構內部的機制、市場結構體系才最重要。
郭樹清的話不難理解,即資本市場改革要立足於制度層面的構建、市場體系的健全。以此推之,只有健全了一套高效、透明而又規範的制度體系,才能有效防控特殊階層和壟斷集團對於資本市場的侵蝕,構建一個多邊利益格局。
這種認識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從目前來看,國內資本市場呈現一個“雙單市場”的特點:首先,從走勢看呈單邊下行的態勢,與全球資本市場關聯度降低。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收盤,上證指數全年累計下跌21.69%;深成指累計下跌28.4%。相比之下,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2011年的累計漲幅分別為4.96%、-2.37%和-0.64%;歐洲三大股指的倫敦富時100指數、巴黎CAC40指數和法蘭克福DAX指數全年累計跌幅為6.65%、19.28%和16.53%。
其次是在投融資上呈單邊融資市場的態勢。2011年,在市場人氣不足的情況下,A股仍實現了8248.86億元的總融資額,為全球之冠。另一方面,A股市場總市值全年縮水5萬億元左右,相當於每個賬戶虧損4萬多元。
與此同時,2011年的中國經濟卻是另一番景象。有分析人士認為,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9.2%。財政部的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財政收入有望超過10萬億元。
一方面是經濟穩定增長,財政收入節節攀升,另一方面是股市走勢背道而馳;一方面是融資衝出新高,另一方面則是投資虧損20%以上。中國股市的背離現象,令監管層、市場以及投資者都有幾分不滿。
對於以上種種諸如“晴雨錶”的背離等,業界一直以來爭論頗多。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從大的方面講,一是多年來國內A股在發展思路上,過於重視規模擴張,因市場規模增長過快産生的問題,或被遮蓋,或無法及時解決;二是國內經濟發展此前一直以投資驅動為主,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進程尚需加快,股市承載的直接融資總額雖佔社會融資總量比重較小,但也部分超出了其自身承載能力。
具體到制度層面,目前至少有幾個關鍵問題將對2012或者更為長遠的資本市場改革提出考驗,具體包括退市制度、內幕交易、財務造假、“圈錢”無度以及誠信缺失。
在這些問題中,退市制度為核心問題。到目前為止,A股市場是全球資本市場中唯一沒有嚴格退市的市場,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目前的財務造假、圈錢盛行、不思回報等市場現象,與退市制度不健全有較多關係。
應該説,中國資本市場20年來在探索中前進,在改革中創新,走出了一條符合市場規律和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期間基礎性的制度變革,當首推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是次改革解決了全流通問題,同股同權,同責同利。而此次如果以退市制度完善為核心,輔以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發行制度等,則可視為繼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的中國資本市場又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改革舉措。
事實而論,中國資本市場發展20餘年,其成就和規模有目共睹。其一是目前A股上市公司達到2300多家,總市值一度達到30多萬億元;其二是,市場化導向基本明晰,並建立了一套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市場運行規則體系,2010年推出了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創新業務;其三是一個包括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在內的市場法制體系基本形成,財務造假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受到一定的打擊。
因此,上述資本市場的種種現象,仍屬於疾在肌膚,如果監管層當斷則斷,則會陣痛較小,對市場的整體運行不會造成較大影響。反之,則不僅資本市場將付出較大代價,國家經濟整體運行也勢必受到影響。
也因之,資本市場改革不容緩行。“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金融市場,繼續鼓勵金融創新,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快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積極發展債券市場”、“穩步推進資産證券化”等。不難看出,資本市場的發展將為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強力支撐,同時也為其自身改革創造了良好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