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據境外媒體報道,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銀監會將適度放鬆即將實施的新資本監管要求。
該報道稱,銀監會將允許商業銀行將超額的壞賬準備金計入風險資本緩衝,同時,還會下調部分貸款的風險資産權重,將個人經營性貸款的風險權重從100%下調至75%,將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從75%下降到50%。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證實了將調整部分貸款風險資産權重的消息。
在資本充足率的計算公式中,分子是監管資本,分母是風險加權資産,也就是説,合格監管資本的提升和風險加權資産的下降,都會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
就此次調整來説,壞賬準備金計入風險資本緩衝,提高了監管資本,而部分貸款風險權重的下調,則降低了風險加權資産,這將會提高銀行資本充足水平。
為了在國內統籌實施巴Ⅱ和巴Ⅲ協議,銀監會于去年5月份發佈了新監管標準的實施意見,但關於資本和流動性要求的實施細則一直沒有出臺。
去年年中,銀監會曾就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在意見稿中,銀監會調高了部分貸款風險權重,並增加了資本扣減項,這將降低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當時引起了業內很大反彈。
動態來看,由於銀行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新增貸款量,風險加權資産必然逐年遞增,為了保證資本充足率水平合規,在不轉移信貸資産的情況下,銀行只能進行再融資補充資本,但如今資本市場的低迷狀態,令銀行再融資難度變大。
事實上,資本充足率和貸存比一起成為了制約銀行放貸的兩個最重要的監管因素,業內普遍預期監管層可能進行靈活微調。
這種預期在經濟增速下滑之時變成了現實,去年年末,市場曾傳出新資本監管協議將延後實施的消息,隨後本報記者從監管層人士處證實了這一信息,據消息人士當時透露,監管層將考慮從調整風險權重的角度對資本管理辦法進行調整。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日在《財經》雜誌撰文時指出,如果國民經濟不健康,銀行經營就必然不穩健,銀行利潤就成為無源之水。
某國有大行風險管理部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儘管有各種監管指標,但中國銀行業的首要任務仍然是支持實體經濟的平穩發展。
“金融危機時,國家讓銀行放貸款,我們看到了有些項目風險很多,但架不住人家天天打電話催啊,”上述風險管理部人士稱,“監管指標的實施尺度要放在宏觀經濟政治背景下審視。”
但新監管標準實施的推遲和微調,並不代表著銀監會將摒棄這一方向,尚福林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新監管標準是對銀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引領,是健全銀行業運行機制的一種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