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家與年:解讀中國文化的深層密碼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1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 家與年,讓億萬中國人走上旅途

  每年到了農曆年根底,一個個身在異鄉工作的人,學習的人,生活的人,會忽然像候鳥一樣感覺到了時光的遷化,開始有意無意間準備面向故鄉的飛翔。很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口中,開始頻繁地出現“春運”的字眼。而一群又一群的中國人離開公司、離開工作的城市,乘坐上飛機、火車、輪船、汽車、摩托車,乘坐上所有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開始了奔向故鄉的旅途。這時節,仿佛掙錢變得不重要了,工作變得不重要,一切都變得不重要了,只有故鄉,在一年中被發酵得如濃酒的思鄉之情無限放大的故鄉,變得那麼重,壓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故鄉在新年到來之際開始在冥冥中頻頻向遙在遠處的遊子們招手。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賣火車票的窗口,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一張小小的車票,會給很多衣上沾滿一年灰塵的人無盡的踏實感。

  中國的春運,是人類歷史上罕有其匹的大規模群體規律性遷徙。

  我們這裡使用的“遷徙”這個詞,在動物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名詞。我們知道,在地球上有很多動物保持著遷徙的習性。電視上我們都見到過成千上萬隻角馬在非洲大陸奔跑。據説每年成千上萬隻非洲角馬和斑馬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從2月份開始,它們從坦桑尼亞南部塞倫蓋蒂平原恩戈羅地區陸續出發,到了3月初,會有超過50萬隻斑更馬、將近200萬隻角馬和大約10萬隻其他食草動物參與到這次大規模遷徙活動中。儘管調查顯示每年大約會有25萬隻角馬走不到目的地,然而每年到了2月,仍舊會有成千上萬的角馬投入遷徙者的行列。

  還有我們更熟悉的遷徙性動物,比如房檐上的燕子。每年到了秋天,燕子一家會飛走,到了第二年春天,同一對燕子又會奇跡般地飛回來。燕子的遠距離遷徙被看成是奇跡——它們的旅程曆盡千辛萬苦,最遠的會飛行上萬公里。

  有遷徙習慣的還有俗稱大馬哈魚的鮭魚。這種魚産于淡水河,在河流中度過2年之後,向大洋遷徙在大海中長大。科學研究表明,鮭魚能準確無誤地找到自己原來出生的地方。他們最後還會沿著入海口洄遊到出生的淡水河裏産卵生育。

  角馬遷徙是為了水草,燕子遷徙是為了追逐季節食物,鮭魚的遷徙是為了下一代的繁殖。所有的遷徙都有自身的理由。而每年一度中國人如此大規模的群體遷徙,為的是什麼?

  答案簡單而明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家與年,這兩個普通的字,連在一起就有了一份魔力。回家過年,就是讓成千上萬個中國人在寒風中排著隊列等車的理由,就是讓那些無數人因為拿到一張車票滿臉流露出驚喜的理由。是家的文化,讓無數人的心在年根底發生歸鄉躁動;是年的文化,讓以億次計數的中國人走上旅途。

  【二】 故鄉是家,是溫暖的生命的目標

  為什麼我們在春節奔向故鄉?

  首先是因為故鄉有親人和家。因為中國人注重家庭,中國是個孝親的國度。

  在世界上,中國人可以説是家庭觀念最強的。中國人注重血緣關係、親情倫理,家永遠是中國人情感匯聚之所在。家的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在人們頭腦裏。這與幾千年中國文化發展中孝的觀念直接相關。

  什麼是中國人自己的文化?梁漱溟先生曾經在《中國文化要義》中給出一個答案,中國文化就是“孝的文化”。

  日本學者桑原隲藏《孝道》中曾寫道,200年前,一位法國傳教士對於他在中國所看到的孝道的普及程度曾經做過這樣的描述:“自三千五百年前之古代以迄今日,中國人對於孝道之尊重,正如斯巴達人之愛自由,羅馬人之愛祖國如出一轍。……孝道於今猶為(與中國古代相同,是中國國內的)一切地位、一切階級、任何性別、任何年齡之人的最高道德,亦對各方面具有關係,對各方面具有影響,且對各方面具有最大的勢力。因之,王位亦處於孝道之下,……法庭之審判亦由孝道所引導,學問之殿堂亦由孝道所支配,無論宮廷與家庭,孝道均為中心……一切事物均屈服於孝道之前。……孝道實為中國人的國民道德。如有一言攻擊非難孝道,那即將成為(對中國全體國民)的戰鬥口號。中國國民將舉國一致為復仇而奮起,手執干戈,雖婦孺亦為此項戰鬥而犧牲其生命。”儘管這位法國人所描述的中國社會在19-20世紀發生了許許多多重大的變化,但是,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孝的思想仍然是社會上普遍為大家所公認的道德觀念。一定意義上,孝依舊是中國老百姓社會生活的原點之一,是中國文化倫理精神的本質。

  孝,就是對父母要有仁愛之心。儒家文化講究仁。仁者是愛人,也是親其親,因為“親親仁也”。孝是親親之中對父母的仁愛的部分,是“仁之本”。因為父精母血,一個人從受生之際到成長為一個社會上獨立的人,一直都接受父母的養育之恩。人皆有仁愛之心,得父母生養之恩,産生回報之意並付諸行動,這是一個人自然天性中的應有之意。而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父母都不愛敬孝順,怎麼想象他會愛別人呢?而一個能夠做到孝敬父母的人,當他將自己的仁愛之心外推,就可以把自己的仁愛施及于同胞兄弟, 家人族屬,乃至於國家社會。也就是説,孝是仁愛之心産生的根源,而仁愛之心是一切道德産生的根源。所以説,孝是中國文化倫理精神的本質,儒家的仁愛精神,實質上內含于孝的文化精神之中。

  孝文化的另一面是慈與親。親慈子孝本是一體。在孝文化框架下的家,是溫暖,是親情,是精神的寄託所在。對於西方人,子女成人後獨立性非常強。但對中國人,哪怕孩子們已經成家立業自立門戶,父母子女也永遠是一家人。《論語為政》説:“孝乎惟考,友於兄弟”。父慈子孝,兄弟友於,三世同堂乃至四世同堂,其樂也融融。家,從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情感最根本的歸宿。

  然而對於今天的中國,這樣一家團圓的大家庭,對於多數人已經只能是一個美麗的夢。現代化進程與城市化進程,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社會。從家庭結構看,傳統意義的大家庭早已解體,社會上更多的由父母與孩子三人組成的核心家庭。而從社會發展看,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已經佔到46%,大量的農村人口走進城市,成為都市生活的新主人。加之中國經濟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城市和鄉村發展不平衡,造成大量農民工跨省跨地區從事勞動工作。很多農村裏只剩下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已經成為今天中國的社會問題。

  但傳統的家庭觀念依舊活在人們心中,孝的觀念依舊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儘管它在形式上已經隨著社會的變化發生了不少轉化。對於那些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人,對於那些背井離鄉在城市奔波勞作的人,故鄉是家,是老人,是孩子,是妻子,是溫暖的生命的目標。是一份眷戀,是一份鄉愁,是在城市生活的鄉村人最終幸福的寄託。

  家與年:解讀中國文化的深層密碼

  一年365天,我們為什麼要把歸鄉的日子選擇到春節?這個問題,牽涉到中國時間的秘密。

  你了解中國人的時間麼?你了解中國傳統的節日是按照怎樣的秩序排列的麼?

  過去20年,我一直在研究中國古代曆法中節日的排列。最後我發現了中國古代人時間生活的秘密:原來中國古人按照陰陽觀念思考問題,依照陰靜陽動的原則,他們給自己的時間生活,劃分出了鮮明的節奏。這節奏就體現在節日安排上:一年之中,前半年為重;半年之中,前三個月為重;12月份之中,奇數月份為重;一月之間,前半月為重。這個排列有兩個變例:一是八月份,宋代開始中秋節成長為大節。另一個變例就是12月,12月是偶數月,但節日份量很重,並且集中在後半月,這和1月的前半月結合在一起,構成中國古代時間生活最大的一個節期。

  當這一規則具體展開于一年的農業生活中時,我們會看到,中國古代節日的排列具有怎樣鮮明的內在節奏!一月之中,當人們為前半月的節日忙碌過後,後半月的平靜生活顯得非常可貴。當後半月的生活顯得過於平靜,下一個月新的節日期已經來臨。當一個節日較多的月份結束後,到來的是一個相對節日較少的月份。然後到來的又是一個節日相對較多的月份。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年之中,當萬物萌生的春季這樣一個節日繁多的季節結束後,是穩定的成長,是夏季這樣一個節日排列相對減少的季節。而當收穫的金秋來臨,同時到來的是又一個節日的盛季。而那之後是冬季,是一個特殊的過渡的時期,節日排列由相對減少到伴隨著新年即將來臨而轉入迎新的準備期。一年中節日的最高潮將在這之後如期到來。這一切構成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節日生活的內在節奏。它儼然自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這一內在節奏,與大自然的四季遷化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與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日傳説結合在一起,為我們先民的時間軌跡雕上了美麗的刻度。這一內在節奏,有如萬象喧然與處子般寧靜的契合,有如一曲美麗的樂曲。一個個月份如一節節平穩流暢的樂章,八月中秋則是中間華美的變奏,而12月後半的節日集中期與正月前半月合而為一,構成一年中澎湃激揚如唱大風的節日高潮。

  這就是中國時間的樂章,它既葆有搖曳多姿的變化又謹然成序,既內容豐富多彩又快慢張馳有度,它是我們先民的時間生活的內在的旋律。而年是我們一年時間生活的頂點和高潮,在中國人時間生活中,它佔有絕對性的地位。而這個地位,是千百年從事農業生産的中國人文化積累的結果。早在殷商代,已經有了近似于年的觀念。人們在年終會展開大型祭祀活動,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神靈。到了周代,儘管年的日期和今天有所不同,但過法已經有很多相似之處。從那個時代起,年已經是一家人、一族人歡聚一起共度良辰的日子。兩千年多少朝代興替,兩千年多少世事滄桑。年卻一直留下來,並且不斷生長,成為民族的傳統被繼承和發展,最終形成了中國人的節日傳統。它滲透進了中國人的血液裏。年是中國文化的根,是中國人無論如何不肯放棄的傳統。

  中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中國人最缺乏自信心的年代。幾乎所有的中國文化傳統都成為了被懷疑的對象。特別甲午戰爭中日本打敗中國後,學習日本成了一時風氣。而日本明治政府1872年決定改曆法使用西方的太陽曆,並規定從此諸祭典等舊曆月日一律按照新曆的相應日期施行。從此每年的元旦就成了日本人的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中國開始進入新的時代。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同樣學習日本改曆法使用西方的太陽曆,併發布了《中華民國元年新曆書》。一時新曆書新舊二歷並存,新曆下附星期,舊曆下附節氣,並刪除舊曆書上的具注內容。民國初年採用陽曆而不廢陰曆,形成了曆法上“二元社會”格局:社會上層諸如政府機關、學校、團體主要使用陽曆;下層民眾諸如商人、一般市民,特別是為數眾多的農 民則主要用陰曆,對於他們,陰曆才是生活主流的曆法,陽曆僅為點綴。此後很多顯要的大人物都曾致力於把每年的年歸一到元旦。1930年,民國政府還發佈文書強調:“移置廢歷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種禮儀點綴娛樂等於國歷新年:(一)凡各地人民應將廢歷新年放假日數及廢歷新年前後所沿用之各種禮儀娛樂點綴,如賀年、團拜、祀祖、春宴、觀燈、扎彩、貼春聯等一律移置國歷新年前後舉行;(二)由黨政機關積極施行,並先期佈告人民一體遵照辦理,廢歷新年不許放假,亦不得假藉其他名義放假。”儘管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國的老百姓依舊堅守著過自己的年。

  橫越千百年曆史,年就這樣頑強地存在下來。

  年是中國老百姓一份自己的文化堅持。

  【四】 年的記憶沉澱到我們內心深處

  在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年都是和童年連在一起的。

  沒有誰比孩子更盼望過年。對於孩子,年是各種好吃的聚合到一起的日子。是可以放開心玩耍的日子,是年齡又大了一歲,是自己成長的標誌。年還和家聯絡在一起。年是一家人相聚的日子。為了迎接過年,大人們掃房子、貼春聯、準備年夜飯。到了除夕夜,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每個家都充滿了除舊布新的氣氛,每個家族成員都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年同故鄉也永遠聯絡在一起。在故鄉生活那段時光,我們的生命歷程剛剛進入準備期,那些日子漫長而難忘。故鄉是你最開始熟悉的世界,在那裏你有了最開始來往的夥伴,有了最初對於異性的愛戀,有了最開始對於年的記憶。寫到這裡,想起我的故鄉——一個叫做紅旗嶺的礦山小鎮。那裏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立起拉上電線的高高的燈籠桿。小鎮地處丘陵地帶,礦工住宅隨山而建,一片片起起伏伏。到了過年一家家紅燈籠挂起來,襯著滿地的白雪,漂亮至極。到了夜晚,一家家的燈籠亮起來,更是一片片依山起伏的紅燈海。小的時候,我一直認為,在中國誰家過年都會挂一盞紅燈籠。很多年後在國外過春節,我給孩子講自己的童年,居然張口講的就是那片燈籠的海。中國國土遼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土和習慣,也有不同的年俗。多少個沒有走出故鄉的孩子,一開始可能把這些習俗錯認為是大家共同的,但伴隨著成長,伴隨世界在他面前更大的展開,他會發現那一切其實是獨特的,是他自己的故鄉體驗。

  年就這樣和故鄉、童年和家的回憶結合到一起,成為記憶中最美好的時刻,最溫暖的時刻。年的記憶沉澱到我們內心深處,一如一年又一年,大樹會留下一圈圈的年輪。這記憶一輪一輪刻印到我們心中,成為中國人內心最深處的文化基因。你長大了,你張開了飛向遠方的翅膀。外邊的世界很精彩,遠方對你充滿無限的誘惑,那時故鄉仿佛只是一片被遺忘的舊日風景。

  可是某一天,某一刻,在你城市的生活中,故鄉、親人與家,這一切會命運般突然被喚起,那時你就只能整理行囊,命中註定你必然踏上走向故鄉的旅程。

  【五】 年與家,是十三億中國人永遠的鄉愁

  年還是團圓的夢。在一首《常回家看看》中,人們這樣唱道: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這首歌,唱的就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變化,唱的就是中國人對一家團圞的渴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是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幸福夢。

  王國維曾談到,中國人充滿樂觀主義色彩,和西方人執著于悲劇精神相反,他們更著意于團圓之趣。王國維説:“吾國人之精神, 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説, 無往而不著此樂天色彩,始於悲者終於歡,始於離者終於合,始於困者終於亨。”(《紅樓夢評論》)。主張天人合一的中國人,自古就把團圓看得非常重。團圓這個詞,與中國特有的發展歷史、與中國社會、與中國人的哲學觀、美學觀密不可分。對團圓、對完美這種追求,是我們文化一個特別重要的特點。我們學文學史的時候,講到古希臘,特別強調古希臘的悲劇意識。學了古希臘學了悲劇的人,回頭看中國戲劇時特別難過,因為我們很少像古希臘人,古羅馬人那樣特別強調悲劇情境,而我們追求的境界是大團圓,哪怕一個很悲哀的故事,傳誦到了老百姓那裏一定在口頭文學裏邊努力給它加入一個團圓的味道。

  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這麼渴望團圓。這跟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之根有關。這個根紮在農村,是從農業生産方式下形成的,是和家族式的社會結構一體的,它在中國社會存在了數千年。然而中國社會的變化,已經達到今天的程度。大家庭式的團圓生活已經不再可能。於是,年就成為我們的文化中約定俗成的一個團圓的日子,一個把夢想和現實連接到一起的日子。

  一個社會的構成,一個族群的凝結,一定有那麼一些共同的東西。這些共同的東西讓人們有很強的向心力,有很強的凝聚力,有很大的共同力量。春節這個節日,從團聚一個一個小家起步,喚起人們對親情,對故鄉的思念,最後喚起的,是作為這個民族一份子的自覺。儘管很多人説,今天的年味越來越淡。從物質角度上説,以前過年才吃的雞鴨魚肉,今天成了日常的飯菜。以前過年才添新衣裳,今天很多人犯愁衣櫃裏的衣服太多。春晚也辦的一年比一年不如人意,總而言之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但是,在春節前趕回家的人,依舊懷揣著一百種溫暖的期盼。在寒風中奔向家鄉的人,依舊有一千條回家的理由。

  這是因為,年與家就是我們的文化,年與家就是我們的傳統。

  年與家,是十三億中國人永遠的鄉愁。

熱詞:

  • 留守兒童
  • 陰陽觀念
  • 文化倫理
  • 文化基因
  • 文化積累
  • 孝道
  • 塞倫蓋蒂平原
  • 密碼
  • 文化精神
  • 中國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