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結構偏重的山東經濟,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加快了“由重轉輕”的步伐。尤其是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強勁拉動下,山東二、三産業已增分秋色,一個嶄新的“生態山東”“綠色山東”正煥發勃勃生機。
為打造更加優化的工業結構,山東去年以來繼續實施“雙輪驅動”戰略,一手抓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培育。據山東省經信委主任郭述禹16日介紹,預計全年施工技改項目1.4萬項,竣工9000項以上。其中,高新技術産業技改投資增長30%以上。在全省1000個重點項目中,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數和投資額均超過53%。
服務業一直是山東經濟的短板。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山東建成了物流與交通運輸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了9個“山東物流卡”試點園區、103個差額納稅試點企業,物流業增加值佔到第三産業的19%以上。海陸航空聯運能力加強,信息化技術得到充分應用,全省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一年來,保持25%以上投資增幅的山東服務業迅速發展,這一增勢從用電量上得以直觀表現。據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介紹,前三季度,全省全社會用電量完成2732.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4%。其中,增長最快的為第三産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1.26%。
用電指標既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結構調整的一把利器。山東通過嚴格執行電價政策,積極利用經濟杠桿促進節能減排,高耗能行業的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差別電價政策,促進了淘汰類、限制類高耗能企業停産或轉産。一年間,全省淘汰落後水泥1395萬噸、煉鐵803萬噸、煉鋼80萬噸、焦炭71萬多噸、造紙63萬噸,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關停102戶落後産能企業任務。
為優化電網能源結構,以煤電為主的山東電網在接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同時,還加快了“外電入魯”戰略的實施。這既緩解了山東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又降低了大量煤炭消耗所帶來的污染,改善了山東的大氣環境。預計去年全年完成省外購電4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1%以上,節約省內標煤消耗約1500萬噸。
産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帶來了效益的快速提升。據山東省經信委主任郭述禹介紹,預計2011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營業收入突破10萬億元、利稅突破1萬億元,均增長25%以上。而百姓的直觀感覺是,天更藍了,水更清了。
記者呂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