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08網1月11日訊(彭樺)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郭田勇在第三十一期“經濟每月談”活動上表示,要讓金融有效地服務中國的實體經濟,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就要同步推進,並且在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前,不應該推出中國的《巴塞爾協議III》。
郭田勇指出,要讓金融有效地服務中國的實體經濟,就要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降低金融機構的準入門檻,進一步開放市場。這二者應該是並行的關係。假如利率市場化沒有改革,只是把金融機構、銀行的準入門檻大幅度降低,這樣就會大量吸引社會資本辦銀行,金融業就會形成一個黑洞,吸引社會大量資金往內涌,這也會出問題。如果僅僅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了,但金融準入門檻沒有降的話,可能會由於現有的金融機構與大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導而形成聯合性的、相對壟斷的狀態。
此外他表示,監管標準過高容易導致形成中國監管的形象工程或者是馬奇諾防線問題,一方面是利率沒有市場化,另一方面是金融監管機構沒有放開,各家的銀行盈利都非常高,出現虧損、破産的可能性非常少。此時進一步加高風險資本防線意義並不大,並且高資本防線會形成資本浪費。因此他建議,銀行和銀監會進行協調,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之前,不應該推出中國的《巴塞爾協議III》。
假如現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不是完全成熟。他認為可以利用以下兩大措施將銀行的利差水平先降低。第一,可以非對稱加息,存款利率下降的同時貸款利率不動。第二,可以採取一加一減的措施。存款準備加0.5個點、貸款利率往下降0.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