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解析葡萄酒醒酒的神奇作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奢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電影《單身男女》中,古天樂帶女友到餐廳吃飯時,點了一瓶1982年的拉菲,並對侍應強調:“拉菲最少醒兩個小時。”所謂醒酒,就是開瓶後把酒移注到潷酒器內,旨在通過移注過程以及盛在潷酒器內的透氣時間,讓酒液大面積接觸空氣,加速香氣的釋放和單寧的柔化。

  如果是陳年老酒,在移注過程中還要注意把紅酒的沉澱物(或白葡萄酒的酒石酸結晶體)潷析在酒瓶內壁。移注過程稱“換瓶”,透氣過程稱“醒酒”。

  1982年的拉菲要醒兩小時,2005年的拉菲該醒幾小時?其實,關於什麼酒齡、什麼品種、什麼等級的葡萄酒需要換瓶,以及各自需要的醒酒時間,並沒有明確的操作指南。比如年份同樣是1982年、分數同樣是羅伯特-帕克100分、等級同樣是1855年分級制梅多克一級酒莊、葡萄園同樣在波亞克村的兩瓶名酒:銀行高管要求最少醒酒兩個小時,美國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卻在1982年木桐的品酒筆記中寫道:“我在早晨換瓶,晚上飲用,而且第二天晚上又喝了一回,這款酒竟有如此的抗氧化能力……想喝這款酒的讀者,在飲用前至少要醒酒12-24個小時……”

  從《單身男女》的上映時間及劇情判斷,銀行高管喝1982年拉菲的時間在2010年前後;帕克這條品酒筆記發表于2000年6月出版的《葡萄酒代言人》雜誌,由此推斷他品嘗1982年木桐的時間應該在2000年6月之前。二者的品嘗時間相差10年左右。那麼,年份相同、分數相同、酒莊相鄰的兩瓶葡萄酒,一瓶比另一瓶多放10年,就需要增加10個小時的醒酒時間?當然,這是教條主義式的疑問。實際上,在波爾多大學釀酒係教授埃米爾-佩諾的經典巨著《葡萄酒的味道》中,對於醒酒還有這樣的論述:“如果一定要醒酒的話,就應該在最後那一刻再進行,即就座之前或斟酒之前,一定不要提前。只有葡萄酒存在某種缺陷的特殊情況下—例如氣味不純凈、含有一些氣體、酒體單薄,才有必要事先換瓶醒酒,使酒液與空氣進行充分的接觸。”也就是説,在正常情況下,根本就沒必要換瓶和醒酒。

  據英國古董玻璃器皿收藏家安迪-麥康奈爾考證,潷酒器的英文單詞“Decanter”最早出現在1712年的《Kersy’s詞典》,詞條解釋是:“由透明燧石玻璃製成的瓶子,用來盛裝葡萄酒,並用以將酒倒入杯中。”在麥康奈爾的著作《潷酒器:1650年-1950年曆史圖解》收錄的實物圖片中,最古老潷酒器的製造年代為17世紀50年代前後。不過,潷酒器的歷史恐怕還要再往前推兩個世紀,因為在佛羅倫薩畫家多梅尼科-基爾蘭達約于1486年為聖馬可修道院創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中,就已經出現了天鵝頸玻璃潷酒器,造型與今天的Riedel品牌Black Tie Bliss款潷酒器十分相似,畫面上每兩隻一組,共有四組八隻,對稱地分佈于十二使徒之間,每只潷酒器都盛著紅酒,旁邊還有酒杯和麵包。

  在基爾蘭達約創作《最後的晚餐》的文藝復興初期,葡萄酒大約還裝在陶罐或木桶之類的容器裏,直到17世紀初還是使用羊皮製作的酒囊,潷酒器最初的用途很可能是為了把葡萄酒從其他容器中分裝出來,便於上桌和斟酒。當17世紀中後期出現玻璃瓶與軟木塞結合的瓶裝方式後,由於葡萄酒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還不夠清澄,又為潷酒器賦予了潷析殘渣的使命。後來,隨著釀酒工藝的不斷提高,做到清澄早已不成問題,但動用潷酒器進行換瓶和醒酒業已演變為一種禮儀,可以使一瓶普通的葡萄酒頓時變得尊貴。

  回眸歷史,我覺得潷酒器的用途類似男士禮服左上口袋的胸袋巾,雖然莊重而優雅,但據説起源卻不過是英格蘭國王理查二世發明的一塊用來擦鼻子的手帕。

熱詞:

  • 醒酒
  • 1950年
  • Riedel
  • 最後的晚餐
  • 單身男女
  • 拉菲
  • decanter
  • 分數
  • kersys詞典
  • 葡萄酒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