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俞正聲直面科技創新"硬傷":要轉型速度要降一點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22: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新社上海1月12日電(記者 李佳佳 許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12日在出席政協上海市第十一屆五次會議專題會議時,向外來務工人員拋出“橄欖枝”:“我們歡迎外來務工人員,支持他們參與社保,上海需要人力和人才的集聚”。

  俞正聲將上海的新農保與社保的並軌視作一項可喜的制度創新,並稱正是由於這一突破,為今年上海養老金的可持續增長創造了條件。

  當天的專題會議圍繞“主動應對挑戰,不斷推進創新,加快轉型發展”展開探討。俞正聲傾聽政協委員發言後坦言:“轉型發展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轉型,速度要降一點,財政收入要降一點,過去習慣的工作方式、方法要變一變,如果整天只考慮臉面問題會妨礙我們的學習。”

  在他看來,創新驅動包含著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以及觀念的創新。“發展是為了什麼,發展不是為了單純的經濟增長,也不是為了單純的收入增長,經濟社會發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包括道德、價值觀、文化等各種環境,如果講發展只是為了發展而發展,那就錯了,如果單純為了增加收入,這個社會的發展不可能是持續的、健康的,這種觀念應該變一變。”

  發言時,俞正聲也直面上海小微企業和創業型創新人才發展遲緩這一科技創新的“硬傷”。“是上海的國有企業壓制了小微企業的發展?這有可能。”他説,“創業型小微企業成長差,是(上海)很多年來沒有解決好的課題。”

  顯然,他並不認同外界所言“上海小微企業發展慢,是‘寧當白領不當首領’的本地文化使然”。“這一説法並不準確,”俞正聲説,“小微企業和創業型新興企業的成長,還需要研究措施,至少要給予保護。”

  他承認在保護方面,上海存在缺陷。“當創業型企業出毛病時我們要保護,幫助他們改,而不應該採取簡單的辦法,讓他們垮掉,我們有教訓、有不足,需要下很大功夫。”

  其實,這並非上海“掌舵人”第一次有此思考。2008年上海“兩會”,俞正聲就曾言“上海沒出馬雲我們多少有問題”,並由此引發“上海為何出不了馬雲”的設問。多年來,上海始終在如何解決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性和體制性問題“上下求索”。(完)

熱詞:

  • 俞正聲
  • 硬傷
  • 創新人才
  • 轉型發展
  • 科技創新
  • 小微
  • 橄欖枝
  • 兩會
  • 創業型
  • 200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