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深圳市住宅租賃管理服務中心將國有物業變為自有物業,用公共收入給員工發天價工資被曝光。近日,國家審計署披露的審計報告顯示,媒體曝光的“天價工資”數額屬實。(1月11日《京華時報》)
“天價工資門”的“門道”在哪呢?
監督真空是個最大問題。按理説,“天價工資門”事件只要當地審計部門及時介入審計就能及時糾正。但它是靠網民曝光,靠國家審計署來深圳對租賃中心進行專項審計。這充分説明“天價工資門”被暴露、被查清是個小概率事情,因為,知情的網民畢竟有限,而國家審計署也不可能事事都親自調查。
事前監督如此難堪,事後監督尤讓人不忍睹。根據審計報告,租賃中心將443.69萬元“自有物業”租金收入截留至工會賬上,其中,216.06萬元以工會補貼名目發放至個人,其餘以文體活動費等名錄列支。看來,租賃中心已涉嫌“集體私分國有資産罪”。但相關部門僅把2008年改制後該中心主任仍從市財政領取的2萬元薪水予以收回。
高工資為何至今無章可循,也值得追問。租賃中心高工資,只是冰山一角。“天價工資門”還暴露出對國有資産管理上的漏洞。那些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自有物業”從何而來,是不是國有資産,有無“化公為私”的現象,理應區分清楚。
“自有物業”從何而來,是否國有資産,有無“化公為私”的現象,理應區分清楚。(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