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湯敏 ○主持 于勇
在今年金融工作會議上,溫總理明確指出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發展新戰略。這就引出了至少三個問題:哪些實體經濟現在沒有得到或很少得到金融服務?為什麼他們沒有得到金融服務?金融體制應如何改革才能真正地為這些實體經濟來服務?
實體經濟是
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果把實體經濟按所有制來劃分的話,則國有經濟不存在著金融不為之服務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國家的金融機構早先就是為服務國有企業設計出來的。即使是現在國有企業仍然是金融業的主要服務對象。而民營企業就不一定了,起碼有相當部分的民企是得不到金融服務的。以企業的大小來分,得不到,或很少得到金融服務的主要是小微企業。以行業分,則農業,特別是農戶及農村專業合作社、小製造業、小服務業等難以得到金融服務。
這也就是説,在當前特定的情況下,要使金融更好地為實業發展服務,指的就是要加強為小微製造業、小微服務業、為農戶、農村專業合作社服務。這個方向不明確,重點不突出,則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一新政策,又會被曲解、被異化,在政策設計與執行中,又一定會走樣。
小微企業融資難,農戶融資難,並不是中國獨有的,是一個世界性的現象。然而由於中國經濟體制機制中的一些特殊原因,造成我國小微企業與農戶融資更難。在我國的金融政策中缺乏一些對小微企業,農戶服務的硬指標。如國外的“社區投資法”,“中小企業融資法”, 一些國家硬性規定銀行對農業及小企業的融資比例等等,這些法律法規在我國基本沒有。即使國家有一些軟性政策,由於我們對中小企業界定不清,特別是沒有人真正地去監督。因此經常發生一方面小微企業越來越難,一方面統計數據表現出形勢一片大好。
近半年來,小微企業、農戶的處境更為困難。資金短缺、勞動力工資價格上漲,使得小微企業承擔了巨大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歐美經濟陷入金融危機,對中國産品的需求減少。更加上近年來房地産泡沫,一大批小企業主轉而投資房地産,或乾脆參與炒房,資金被大量地套在其中。最後,很多地方的民間融資處於完全停滯的狀態。過去還能通過民間融資的小微企業連最後一根稻草都沒有了。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地加強金融業對小微企業,對農戶的服務呢?
首先,不能再玩虛的,要有硬指標。既然經濟理論與實踐證明了對農戶的貸款,對小微企業融資都存在著一定的“市場失敗”,那麼我們就應該學習別國的先進經驗,政府要給予一定的干預,給金融機構定出一些對小微企業、對農戶融資的硬性的比例指標來。在實際執行中,這些金融機構可以自己來完成這些指標,也可以委託別的機構來幫助完成這些指標。特別是要設計好包括第三方在內的監督機制,防止這些政策又走過場。
第二是建立一些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為農戶融資服務的機構。幾十年來,人們不斷地把希望寄託在現有的機構改革上。實際上,農信社、農業銀行、以及各銀行的小貸部也都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很顯然,效果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否則,這次中央金融會議就不會把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提到這樣的高度來了。溫州與鄂爾多斯出現的資金鏈斷裂現象也證明了,靠民間融資、非正規金融,是解決不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農戶融資難的問題的。事實上,用很原始、很傳統的民間融資來對現代的小微企業融資,規模一大就有可能出問題。因此,還是應該有一批基於現代的、正規的專門金融機構來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與農戶融資的服務。
最後,在當前的情況下,與其成立一些新的小銀行、小金融機構,不如從現有的表現好的規範運作的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挑出一些來升格成村鎮銀行,並取消當前要有一個現有的正規金融機構為大股東的限制。同時建一個存款保險機制。增加監管機構的人員,成立專門對小銀行的監管部門。對於那些即使是在市場比較混亂的時候,也能夠堅持規範經營的擔保機構或小貸公司,應該給他們更多更好的機會。形成良幣驅劣幣的良好社會風氣。(作者供職于友成基金會)
作者:⊙湯敏 ○主持 于勇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