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美國的經濟衰退,讓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擔心老而無養。如今更多美國人選擇年金作為退休的保障,這種保守型投資被稱為美國人養老的“保險箱”。年金的選擇方式則多種多樣。
美國經濟衰退造成的後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項最明顯的後果是民眾投入到退休基金中的錢大縮水,人到老年遭遇“退休危機”。根據美國老年人政策研究中心的調查,53%美國人最擔心老而無養。由於退休基金大多投資在股票市場,風險高,如果到退休時趕上股市大跌,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很容易“熊”進了股市。如今更多美國人選擇年金作為退休的保障,這種保守型投資被稱為美國人養老的“保險箱”。
美國人養老的艱難選擇
按照美國社會保險局的統計,65歲的男性有兩成的機會活到90歲,而65歲的女性則有近三分之一的機會活到90歲。通常人們的退休金可以滿足退休後10年至15年的花費,而80歲以後如何來養老現在成了老年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公務員、吃政飯的人和部分私營企業僱員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取退休金,雖然退休金只有工作時收入的60%至80%,但由於退休金是一直給到人過世才停止,這類人員退休後的生活可以説基本上無憂,也不必為退休後差錢而苦惱。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私營企業的員工退休後就沒有這樣的“艷福”了,他們只能靠公司提供的401K計劃中所積累的錢或是自己在退休賬戶上的投資來養老。由於401K退休基金是在股票、證券市場上投資,年景好的時候退休金收益很大,但遭遇股市下挫退休金可能連本帶利損失慘重。
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沙勒2011年6月發表文章,談到美國私營企業僱員在退休時面臨的財務挑戰。沙勒説,一對65歲的雙胞胎兄弟計劃2011年退休,但兩兄弟為不同的僱主工作,雖然在退休前兩人積攢的退休金金額差不多,但由於退休福利體系不同,兩人的晚年生活在收入上卻有著較大的差別。哥哥退休後可按照傳統的養老金體系享受退休福利,每個月領取4000美元的養老金,不會擔心有一天會沒錢,只要生命不息,養老金就不止。
弟弟加入現代的私營企業僱員退休體系,從401K退休基金中一下子獲得一大筆錢。弟弟的煩心事是有了一大筆錢,就得去經營,選擇多了,但結果卻不同,而且還得擔心退休基金投資不當養老錢都打水漂了。弟弟可以用這筆錢購買保守的債券組合,通過提取利息和部分本金獲得每個月4000美元的收入,如果是這種安排,弟弟的養老金在85歲時會全部耗盡,85歲以後咋辦,就是頭痛的事了。如果省著點用,每月只花3000美元,弟弟的養老金可以用到100歲。
沙勒教授提出一個問題,僅從退休後收入來看,哥哥和弟弟誰幸福?而答案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期望哥哥那種穩定的養老金方式,而不是弟弟這樣自由但卻複雜的選擇。而這裡最關鍵的問題是, 哥哥式的養老金體系在私營企業幾乎到了絕種的程度,而弟弟式養老金體系已成了美國私營企業僱員退休的主要選擇。
生命不息養老金支付不止
上面舉出的例子,哥哥在退休後每個月固定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金,而且可以領取一輩子,這讓人們很羨慕。弟弟手頭的錢也不少,但總有一種不安全感。如果弟弟的退休生活也能像哥哥一樣,每個月有較高的固定收入,不擔風險而且還能管後半輩子,這不就很幸福了嗎?弟弟能否做到如此呢?按照退休福利體系,弟弟沒這份福氣,但美國的保險公司所推出的年金卻為弟弟的晚年生活在收入上帶來了保平安的機會。
目前美國有2000多家保險公司提供年金保險服務,年金的品種有15000多個,較好的保險公司月有300多個。年金是投保人為自己或是配偶退休生活買下“保險”,這種“保險”不受股市或證券市場波動的影響,投保人在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現金。年金的基本運作方式是投保人一次性或是分期付款購買年金,然後在特定時間由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按特定的年限按月發放年金,或是一直將年金髮放到投保人去世為止。如果合約是終身付款,那麼只要投保人還活著,哪怕投保的本金全部用光,保險公司也要繼續為投保人每月按照原有規定的金額支付養老金,因此年金也被稱作是“生命不息、支付不止”。
即取年金立馬投錢立馬取錢
美國年金産品類型很多,但總的特性差不多,那就是為投保人養老提供保險。最流行的年金有四種:即取年金(immediate annuity)、固定年金(fixed annuity)、可變年金(variable annuity)、指數年金(indexed annuity)。
即取年金就如同其名一樣,投保人立馬投錢,也就開始立馬取錢。這種年金的特點是對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人較為有利,投保人在購買年金後可以每月領取一定金額的年金,一直領到過世。例如一個75歲的老人購買了10萬美元的即取年金,保險公司依據利率和這位老人的預期壽命計算,每個月付給這位老人725美元,一直到老人過世。老人82歲時身體還很健康,而他領取的年金已超過10萬美元。如果老人活到90歲,保險公司等於要貼上七八萬美元為老人提供養老金。如果老人在購買年金後2年後過世,年金本金還剩下8萬多美元,老人的受益人可以繼續按月領取本金,直到本金全部領完。即取年金通常也會計算利息收入,可謂較保守的投資。比如一位65歲的人投入20萬美元購買即取年金,按照年利率6%計算,按照該人預期壽命85歲計算,每個月可以領取1414美元,到了85歲時這位老人總共領取的年金達到339499美元。這等於説20年中,這位老人投入20萬美元養老,最後的回報增加了近14萬美元。
固定年金如同高利率定期存款
固定年金就如同銀行中的定期存款,但這是一種專為退休而設定“存款”。固定年金鎖定利息率,通常從3%至10%不等,年限從3年到15年。固定年金的好處是所有投資可以延稅,而且保險公司為了拉攏客戶,還會發放獎金。比如一個投保人購買10000美元的年金,保險公司會發給600美元的獎金,這就等於投保人還沒大展拳腳就先賺進了6%的利息。
固定年金是美國人購買的最多一種年金,約佔美國年金總額的75%。固定年金的優點較多。首先這種年金的收益不會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本金不會損失,而每年的收益率在4%至8%之間。例如吉米在50歲時投資50000美元購買10年期固定利息年金,到他60歲退休開始領取年金時,他的投資本金和利息加起來可以達到81445美元。投資固定年金的另一大好處是可以延後繳稅,年金的利息收入當年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只有在開始領取年金以後才按照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固定年金還有一項利息保證條款,當投保人利息率低於保險公司保證的利息率超過一個百分點時,投保人可以免於繳納任何罰金,將本金和利息提出,另外尋求更高利息率的年金。比如,雪莉購買了10萬美元的固定年金,期限是5年,保險公司保證3年內的利息率是6%。第四年利息率降到4.5%,雪莉有權將10萬美元的本金和三年內獲得的利息一次性提出,而不會受到罰款。
可變年金有高風險投資保障
可變年金(variable annuity)是投資型年金,而且還有收入保障,有的年金保證每年增加5%,但投保人要慢慢取錢,不能看到投資收益大,一次就把所有投入的資金連本帶利全部取走。例如約翰投資10000美元購買了可變年金,其中5000美元用於購買股票,5000美元購買了債券。股票的的年收入率為10%,債券的年收益率為5%,兩者相加10000美元一年中的收益為750美元。可變年金因為帶有投資性質,因此基金公司會收取管理費。這種年金同其他年金一樣也是可以延稅的,因此如果收入較高,可以在這類年金上多投放些錢。
可變年金大部分會投資到共同基金上,但這種年金和民眾退休基金投資共同基金有很大不同。退休基金(如401K)投資股票市場,投資人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賺了喜笑顏開,賠了呢則悲痛傷心。而可變年金的投資風險雖然也是由投資人承擔,但本金卻由保險公司托底。
可變年金的另一個特性是除了投保人可以獲得終身的年金給付外,投保人也可以指定受益人(配偶或子女),如果在投保人在領取年金前過世,投保人的受益人至少可以領取全部本金。例如約翰購買了50000美元的可變年金,並領取了5000美元的年金,由於股市下跌,約翰過世時年金額只剩下40000美元。約翰的太太是受益人,她能領取多少年金呢?是餘額的40000美元嗎?不是,約翰太太領取年金的總額是45000美元。因為約翰生前購買的年金是50000美元,領取了5000美元,還剩45000美元。雖然由於股市下挫損失了5000美元,年金賬戶只剩下40000美元,但5000美元的損失由保險公司承擔,約翰太太並不負擔投資股市損失。
可變年金因收益率較高,在管理上與共同基金的管理模式差不多。因有投資後多少年才可以提取的限制,如果提前領取罰金會很重,一般情況下提前提取第一年的罰金是領取年金的7%,然後每年遞減。可變年金的管理費並不算太高,通常為年金額度的0.15%,或是每年收賬戶管理費20至30美元。
指數年金收益高但不規範
1995年,美國的一些保險公司推出指數年金,2008年這種年金開始暴紅,因為股市狂瀉,而指數年金讓投保人至少保證了投資的本金和已賺到的紅利免於受損。2010年,美國金融市場上投入到指數年金的資金為321億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7%。
指數年金(indexed annuity)是根據股票指數發放的年金,但投保人的投資獲利不會因為股市的大幅下跌而受損。在股市上揚時,保險公司保證投保人投資一定幅度的漲幅,但不能超過10%。如遇到股市下跌時,投保人的投資增長為零,本金不受到影響。可謂股市漲它也漲,股市跌它不跌。指數年金現在日益流行,關鍵之點是這種年金有著吸引人的前景。指數年金能夠獲得較高的回報,但卻不會受到股票市場不景氣的拖累。在收入較低的定期存款和收入較高但風險很大的股票市場之間,指數年金位於中間,既能賺錢又不會虧本,屬於保守型投資,而這種投資對老年人特別適合。指數年金是固定年金和可變年金的混合體,兼具了上述兩種年金的優點,也避免了上述兩種年金的不足。
分享到:微博空間朋友
騰訊聲明:頻道所載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