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月10日,衛生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強調,要全面取消“以藥補醫”,理順補償機制。
鄧海華表示,取消“以藥補醫”一直是公立醫院改革在制度突破上的重點。
此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5日召開的2012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強調,醫改要突破的多項重點中,全面取消“以藥補醫”位列首位。
鄧海華強調,“以藥補醫”政策雖然在歷史上對保障公立醫院的運行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一些醫療機構目前仍依賴藥品收入作為重要補償渠道,推動了醫藥費用的不合理上漲,造成了醫生開大處方、大檢查,增加了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費用負擔。全面取消 “以藥補醫”,一方面為了維護公眾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了醫療隊伍,使醫生不再做“替罪羊”,醫生不要被腐蝕。
北京大學中國新醫改課題組組長顧昕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曾表示,在我國,醫生的診療金由政府定價,便宜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價格管制帶來了反效果:一是服務質量降低;二是過度醫療,以藥養醫。在這種制度下,以藥養醫的現狀是很難改變的。
針對下一步配合全面取消“以藥補醫”機制的政策落實情況,鄧海華表示,這不是單靠衛生部一家就能夠完成的,需要相關部門和各地政府、醫療機構的通力合作。
鄧海華透露,接下來的政策,在包括縣醫院綜合改革等具體的方案中都會有所體現。
國聯證券9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以藥補醫”的改革關鍵在於補償機制。報告中對此進行的點評顯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讓醫院不靠“賣藥”依然能夠健康地運營下去,否則即使是取消了所謂的“以藥補醫”,現在已經開始出現的 “以耗材補醫”,“以檢查補醫”將會取而代之。
德邦證券6日發佈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全面取消“以藥補醫”,後續政策跟進是關鍵,如補償機制、支付制度,都需要配合取消以藥補醫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