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受同期雨水過少及長江水位偏低等影響,鄱陽湖提早遇極枯水期,湖區急劇“瘦身”,水體面積不到200平方公里,僅相當於豐水期的5%。記者日前到湖區採訪了解到,水位下降使得候鳥棲息範圍縮小,食物減少。
江西省永修縣吳城鎮是鄱陽湖保護區大湖池所在地,也是越冬候鳥棲息的核心區域。記者在這裡看到,鄱陽湖上遊的贛江入口只剩下一條窄窄的河道,而原本應該被水覆蓋的湖區也只剩兩條寬不足百米的小河岔,乾涸的湖區長滿了枯黃的野草,裸露的湖底已經出現乾裂。
在更遠的水域區內,白鶴、天鵝、鴻雁、野鴨等候鳥正在覓食,顯得十分悠閒。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左權告訴記者,核心區設有水閘控制水位,自從有越冬候鳥來後,就逐步放水,漸次地露出淺灘,以便候鳥棲息覓食。
據2011年12月份的調查顯示,目前,鄱陽湖區共有水鳥52種,數量超過50萬隻,候鳥數量比近兩年有明顯增加。
“全世界60%的鴻雁、98%的白鶴是在我們鄱陽湖地區越冬,它們的食物主要是一些浮游生物以及草根、冬芽等植物。”有多年候鳥管護經驗的左權説,隨著湖體面積縮小,湖區的浮游生物、水草等候鳥食物也在減少,濕地面積縮小也使得候鳥的棲息場所縮小,這些都會對候鳥越冬造成影響。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候鳥食物減少,或者遭遇大雪天導致候鳥覓食困難,鄱陽湖保護區目前已經制訂方案,計劃用飛機對候鳥進行空中投食。目前已經儲備穀子10噸、玉米5噸和魚蝦10噸,將根據需要分批投放。
作者: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