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實名”加“網購”,構成了今年鐵路春運的一大亮點,卻也成為很多購票者意外的苦惱。面對實名網購火車票實施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鐵路部門通過多種方式及時做出回應。回應及時值得嘉許,但群眾更關心的是難題化解的進度。從“回應”到“解決”的距離,測試著有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標示出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以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購票“扣錢不出票”來説,發現已十余天,經有關部門努力,但仍未得到有效解決。10日,記者通過12306網站在付款後“成功購得”2張1月21日北京至淮安的火車票,但到換票點卻被告知根本無票,甚至連網絡購票信息也消失。這屢屢出現的情況讓滿懷期待的購票者掃興而歸。像這樣的明顯疏漏,不僅影響實名制的服務效果,還容易降低有關部門的公信力。
事實上,自12月上旬實名購票施行以來,問題就開始出現:先是一些旅客身份證信息在購票網站被惡意搶注;接著一些地方換票點不足;然後是網站嚴重擁堵,要不無法登錄,要不顯示訂票成功但換不到票,網站服務電話也打不通;再是一些乘客進站時忘帶身份證,只得臨時補辦……
分析起來,這些問題大都並不複雜,事先可以想到,或是通過事前常規測試予以解決。例如承載能力和支付安全是對一個銷售網站的基本要求,這類網站的架構和運行國內都有較為成熟的建設經驗。如果事先工作再做細緻一些,有些方面可以做到未雨綢繆。
好事辦好並不容易,正因如此,在這場實名購票的改革中,面對種種問題和瑕疵,社會絕大多數公眾表現出了很大的寬容和理解。但這種理解應當轉化為有關方面迅速改進的動力。細節決定成敗,春運大幕已經開啟,如何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儘快解決暴露問題,讓群眾的出行多一些便利,這裡有殷切的民生期待,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擔當。(記者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