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生物質能源10強企業亮劍中國科技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7: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能源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注:改文係轉載2011年3月9日中國網消息

  中國網能源頻道3月9日訊 由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和中國科學技術館共同主辦的“中國生物質能源産業展示會”今日在科技館拉開帷幕。農業部原部長何康、農業部原副部長洪紱曾、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學院院士石元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中國科技館館長徐延豪及書記趙有利、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薛黎明、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科技部農村司副司長王喆、國家林業局生物質能源辦公室處長王曉華和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中國生物質能源産業展示會”開幕式啟動儀式

  “中國生物質(能源)産業展示會”由中國生物質工程戰略發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倡議,國內主要民營生物質企業支持和參加,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生物質能源專業委員會承辦。生物質能源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程序教授主持了開幕式,展期將持續到2011年3月31日。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八位院士為該展會寄語題詞

  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汪燮卿院士為展覽題詞:“發展以生物質為基礎的新能源是人類文明跨越式進步的象徵。”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奠基人、2008年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閔恩澤先生,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院士,東北電力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黃其勵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兩院院士石元春教授;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尹偉倫院士、中國林業科學院首席專家王濤院士等8位長期關注生物質能源的知名專家也寄語勉勵。

兩院院士石元春在開幕式上寄語中國生物質能源未來

  化石能源時代正在走向終結。50年後,世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將枯竭;90年後,煤炭資源也將枯竭。中國化石能源的形勢更加緊張,按照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和能源消耗計算,石油資源僅夠使用十幾年,煤炭也只能使用四十多年。能源短缺正在一步步扼緊人類未來的咽喉,尋找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國的當務之急。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探尋,在歷經了轟轟烈烈的核能、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探索之後,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和希望重新寄託在古老而新興的生物質能源身上。截止目前,就總量來講,生物質能源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能源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排位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現代生物質能源就是以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排泄物(或廢棄物)等有機物為原料,經現代工藝和技術生産出來的油、氣、電和固體能源産品。其特點是資源豐富、可再生、清潔環保、二氧化碳零凈排放、儲存和運輸便利;並且與“三農”關繫緊密,在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意義尤其非凡!

生物質能源産業展示會現場:生物質能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為了迎接生物質“碳水化合物經濟”新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都在爭搶生物質能源産業發展的制高點。美國把生物質能源視作降低進口石油依存度和振興鄉村經濟的捷徑,如今生物質能源在美國已經超過水電,成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佔美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以上;瑞典把生物質能源當作“告別石油”的主要依靠,生物燃氣車已遍佈全境,60%以上的供熱依靠生物質燃料;巴西則成功地利用生物質能源彌補了石油缺乏的先天不足,2009年的甘蔗乙醇替代了56%的汽油。連發展中國家印度和生物質資源相對貧乏的日本也都紛紛制訂了積極的戰略和措施,加快推進生物質能源産業的發展。

  據中國工程院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諮詢報告資料,我國生物質能源的資源量是水能的2倍和風能的3.5倍,且分佈靠近東部沿海高能耗地區。近期每年可開發的生物質能源約合12億噸標準煤,超過全國每年能源總耗量的1/3。同時,在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是有效利用各種有機廢棄物(或排泄物)的理想方式。

  我國僅秸稈每年即有7億噸以上。目前田間焚燒約1.5億噸。每當作物收穫季節,焚燒秸稈造成資源浪費、空氣污染,嚴重時甚至影響高速公路通行和飛機起降。而一個裝機3萬千瓦(30MW)的秸稈直燃發電廠,就可以消納中等規模縣域內的全部剩餘秸稈,還可以實現為農民增收5000萬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同等規模燃煤發電的百分之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噸。

中國大陸(部分)生物質能源發展斬獲圖

  我國每年産生畜禽糞便、農産品(澱粉、酒精等)廢水數十億噸。等若未經治理直接排放入水體,往往造成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導致河流、湖泊富營養化和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等惡性事件。然而利用這些有機廢水為原料,卻能生産出高質量的“生物天然氣”(Bio-methane),就可以像普通天然氣一樣地輸入城市管網、驅動汽車或者液化後遠距離運輸。瑞典、瑞士、德國等很多歐盟國家都在大力發展“生物天然氣”,以逐步替代進口天然氣。

  我國每年中小燃煤鍋爐消耗燃煤約7億噸,雖然佔全國總能源消耗的比例不到20%,卻排放了50%的SO2,是酸雨的罪魁禍首。利用林業剩餘物、秸稈、城市綠化修剪等廢棄物生産生物質固體顆粒可替代煤炭和石油燒鍋爐供暖,SO2排放量降低95%,CO2排放量降低99%,且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貧瘠的鹽鹼地等邊際土地上可廣泛種植甜高粱(這種邊際性土地不能種植糧食作物,但種植甜高粱生長得卻很好),再用高粱稈發酵生産燃料乙醇。每畝可生産200公斤高粱,所收割的高粱稈(秸)還可以製造250公斤的燃料乙醇。

  生物質産業的原料生産一頭在農業和農村,加工與市場一頭在工業和城市,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最佳“紐帶”和“抓手”。在我國生物質工程興起之初,先行者們就提出了“不爭糧、不爭地、不爭糖(油)、不爭利”的總思路;並具體提出充分開發利用我國的秸稈資源,可産生相當於6座三峽發電站的生物質電廠,並促進農民每年增收800億~1000億元;利用非糧低質邊際性土地種植甜高粱和薯類,每年可生産1億噸燃料乙醇(相當於2010年全國石油消費量的1/4),並促進農民增收1000億至1500億元;開發畜禽糞便和高濃度有機廢水等有機廢棄物,每年可生産900億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氣(相當於2010年全國天然氣消費量),並促進農民增收1000億元等。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産業的成熟,我國生物質能源的可挖掘潛力還將進一步擴大。“十二五”期間,如果在國家發展戰略佈局、資源培育、能源發展、産業結構調整中能夠更加重視生物質能源發展,提高對生物質能源優勢的認識,給予像風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同等或更強更大政策支持,我們堅信:在未來5-10年內,生物質能源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僅將實現“固、液、氣生物質綠色能源”部分替代 “煤、油、氣化石能源”,而且必將在創造就業機會、破解三農問題、實現現代農業、促進民生進步、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作用。生物質能源産業發展必將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暖、解決環境問題、緩解能源危機、促進增收致富的奇兵!

熱詞:

  • 生物質能源
  • 能源産品
  • 生物質資源
  • 能源發展
  • 湖泊富營養化
  • 化石能源
  • 甜高粱
  • 光伏發電
  • 中國工程院
  •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