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淘汰白熾燈不一定“節能減排”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6日 15: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張貴峰

    逐步禁售直至最終徹底淘汰白熾燈,是一個必然趨勢。從理論上説,它不僅對於個人、家庭具有明顯的節儉、省錢價值,而且對於整個社會也具有十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但與此同時,推廣和普及節能燈以取代白熾燈,並不是一個簡單地將後者“一汰了之”的事情,尤其是在目前我國的特殊國情現實下,對於白熾燈,“一汰了之”不應該是事情的全部,除此之外,還需更多進一步的全面政策配套。

    比如,不斷改進和提升節能燈質量,使之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政策配套。通過財政補貼等各種手段推廣和普及節能燈,在我國已有不算短的時間了,但為何在我國市場上,傳統白熾燈仍然沒有被更具節能優勢的節能燈徹底取代呢?除了白熾燈的價格優勢之外,更主要原因恐怕還在於節能燈自身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許多現實市場中的節能燈由於質量不高,其理論上的節能價值(相比白熾燈的高能效、高壽命),事實上並沒有真正充分體現出來。

    據國家工商總局此前公佈的數據,我國節能燈合格率不到四成,在一些省份,節能燈的合格率甚至不到20%。而不久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佈的試驗報告也顯示,在對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33家企業的節能燈抽檢中,“有超過兩成的節能燈達不到節能效果,超過七成的節能燈功率實測指標不達標”。眾多打著“節能”旗號的産品,“非但不節能,反而還特別耗電”。

    除了質量配套,另一項更為重要的政策配套還有:消除節能燈巨大污染隱患的配套。眾所週知,雖然相比白熾燈,節能燈的節能減排效果和環保價值有目共睹,但其潛在的污染隱患、生態風險,同樣不容小視。研究顯示,1隻普通節能燈的含汞量約5毫克,滲入地下後即可造成1800噸水受污染。同時,由於汞的沸點低,常溫下即可蒸發,廢棄的節能燈管破碎後,瞬時可使周圍空氣中的汞濃度超標上百倍。然而,面對節能燈的這種巨大污染隱患,目前“我國對廢舊節能燈的回收體系還處於空白”,另一方面,對於廢棄節能燈,絕大多數市民的處理方式也是“一扔了之”。

    在這種配套嚴重不到位的情況下,僅僅單方面地淘汰白熾燈,追求“一汰了之”的表面眼前效果,顯然並不可取,甚至可能會産生完全適得其反、得不償失的環保後果———“節能減排”的目的或許是達到了,卻換來了更為嚴重、惡劣的汞污染。

    張貴峰

熱詞:

  • 節能
  • 白熾燈
  • 生態風險
  • 節能燈管
  • 節能效果
  • 節能減排
  • 普通照明
  • 汞污染
  • 回收體系
  • 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