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刊記者 李欣/文
從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分管基金業務開始,到升任證監會副主席,桂敏傑打開了基金行業從小到大、從國內市場通向國際市場的兩扇門。他推進並見證了基金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
2011年11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辦的第二屆“上證法治論壇”上,桂敏傑指出,目前,有必要對《證券法》實施效果進行全面評估,通過完善法律制度滿足當前資本市場不斷創新的需要。
早年就職于國家法制相關部門,讓這位金融學博士有著深厚的法學功底。如今,這位證監會副主席已經卸去了基金監管的重擔,轉而潛心推動有關資本市場監管過程中法律方面的修改與完善。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桂敏傑先後在國務院法制部門任職,1997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黨委書記;2001年進入中國證監會工作,歷任黨委委員、主席助理,副主席、黨委副書記等職務,2009年至今,擔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兼黨委副書記一職。
不過,這位履職十年的證監會監管者生涯開始於2000年“基金黑幕”過後,彼時,中國基金行業在備受市場各方關注下走上規範發展之路,等待桂敏傑的是,帶領基金行業走出了規範發展、量的擴張和創新發展的新路。
200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頒布。桂敏傑彼時對業界表示,要堅持誠信、堅持創新求發展;作為監管者更要依法行政、加強監管。此次表態透露出的兩方面思路,貫穿了他接下來監管工作的始末。
也在這一年,12隻QFII獲准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基金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引入了新的血液。
接下來,在産品創新上,包括傘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LOF、ETF等等紛紛推出,以及在行業發展中,合資基金公司大量涌現,無不體現行業在不斷發展中擴展的態勢。
行業擴容發展並沒有讓這位監管者停止創新的步伐。2005年,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基金監管行業存在浮躁,直言基金行業彼時5000億元的行業規模在發達市場上仍不具備競爭力和影響力。他還敦促基金行業要積極發掘行業創新、思考行業高管激勵機制、研究養老金市場等等,時至今日,這些仍舊是行業發展繞不開的話題。
2007年,中國證監會公佈了《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QDII),允許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等為境內居民提供境外理財服務。
目前看來,QDII業務或因發行時機(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緣由發展受阻,而其餘五方面的均可以從監管部門的舉措中看到執行脈絡。
據證監會2011年10月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共有67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868隻基金,基金總份額2.45萬億份,總金額2.13萬億元,基金持有市值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7.9%,總市值比重6%。對比2003年11月底的數據,彼時國內已開業的基金管理公司32家,已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共90隻,基金凈值1562億元,佔A股股票流通市值的13%。
規模的擴張既證明了行業的闊步發展,其預示了繼任監管者可能會面臨的更多更複雜的監管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