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甚至賣到一斤199元,但五常市的許多稻農卻感受不到喜悅,因為他們辛辛苦苦種出的優質水稻,賣給當地的加工企業每斤竟不到2元。
署名“大臉娃”的微博指出,訂單的不規範操作是造成“米賤傷農”的直接原因,本是農民與企業進行有效對接的手段,卻成了企業單方面約束稻農的工具。一些企業簽了訂單不履約,不按訂單上的價格收稻,也有很多訂單裏的內容類似于“霸王條款”。在一家企業的《水稻購銷協議》上明確寫著“水分不得超過16%”、“水稻保底價1.80元/斤”等內容。
署名“放羊娃”的微博説,一家名為豐粟有機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11年與農民的訂單只是把一張按著稻農紅手印的簽名紙,附著在一張空白訂單的後面,許多農民想通過法律渠道維權都沒有辦法。這些訂單極不規範的企業不是用高價格和守信用來拴住農民,而是用“非常手段”來控制住稻農與其續約。
流通環節亟須理順
許多網民指出,五常大米是全國唯一集“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等三項桂冠于一身的“精品大米”,大有成為中國米業的“奢侈品”之勢。但其被不斷推高的産業附加值,卻大部分進了加工企業以及相關人員的腰包,這種事情讓人寒心。
網民“夏天”指出,“公司+基地+農戶”的對接方式不應走樣,否則辛辛苦苦樹立起來的五常大米招牌就有可能被砸掉。政府應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讓稻農真正取得市場的主體地位,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獲得話語權。根據目前農民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利益保護能力的現狀,政府要做好農民的代理人,保護農業資源、農民利益不受侵害。
網民“陸學藝”認為,五常大米的産業發展問題在當前具有代表性。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發展的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在農企利益協調機制的建設上,政府不能缺位,要把富民産業落到實處。同時,要解決農産品流通環節混亂、一些黑心商家趁機謀取不正當暴利等問題。(記者 夏保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