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信貸數據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倩蔚)我國貨幣和信貸增長在連續數月創出新低後,年中出現U型反彈跡象。昨日央行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9198億元,同比多增2859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2.86萬億元,同比多增9542億元。
經過三次下調準備金率及兩次降息,當前貨幣和信貸政策已經開始逐步顯現出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對“穩增長”意義重大。但與此同時,對貨幣信貸反彈可能産生的後果也應有所警惕。
6月信貸明顯提速
此外,昨日央行也發佈201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12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7.7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5億元。其中,上半年人民幣貸款總體增加4.86萬億元,同比多增6833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7.38萬億元,同比多增425億元。此外,6月末,M2餘額92.50萬億元,同比增長13.6%,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與上年末持平;M1餘額28.75萬億元,同比增長4.7%,比上月末高1.2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3.2個百分點。
“6月份信貸明顯高於5月份,雖然從政策導向來看並沒有放鬆,仍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但適度微調、‘明緊暗松’的貨幣信貸政策已經實行。”中信建投分析師分析表示,“我們認為,下半年央行會‘重結構、輕節奏,中長期貸款漸發力’,發改委審批項目的進度也在加快,預計項目新增的項目貸款將最快於7月份陸續到位,並在下半年逐漸投放。”
嚴防信貸反彈的風險
昨日有消息援引銀監會內部人士的話指出,新一輪地方平臺貸款依舊啟動,此前被納入“支持類”和“維持類”平臺有望獲得新的融資支持。而這些項目或會成為銀行融資支持新的增長點。不少券商預計,預計未來兩至三個月新增貸款都將維持在8000億元以上,全年新增信貸可以完成8萬億元的目標。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對昨日的數據分析表示,央行降息以及大項目啟動都有助於推動信貸增速繼續回升,因而未來信貸增速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鋻於央行之前已連續降息兩次,信貸增長有助於為刺激內需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支持。預期下半年仍將有200個基點的準備金率下調空間。
不過,也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盈利預期不強的情況下,實體經濟總體信貸需求減弱。在經濟增速下行之際,銀行不良貸款有擴大趨勢,出於控制風險、保證貸款質量的考慮,銀行將更加嚴格放貸標準,而不是盲目擴大信貸投放。
更多觀點
貨幣政策加速鬆動警惕再成通脹推手
一方面信貸快速增長,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漸松的節奏開始提速。在穩增長的調控基調下,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貨幣工具的調控水龍頭正逐漸擰松。
資料顯示,繼5月份央行年內第二次下調準備金率後,央行于6月、7月連續兩個月下調基準利率,並連續三周開展規模為4000余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市場人士認為,在穩增長的政策目標下,下半年央行再次降息和下調準備金率均是大概率事件。
“當前我國貨幣政策放鬆的節奏正在加快。”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隨著物價回落至29個月新低,今後央行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正進一步加大。
不過,政策的持續鬆動也引起一些專家關注。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不久,我國貨幣政策走向適度寬鬆,貨幣因素也由此成為物價上漲最重要的推手之一,一時間“豆你玩”“蒜你狠”成為流行語,而居民存款利率出現了連續24個月實際為負的現象。
“金融危機以來,大量的貨幣刺激使得經濟呈現了V型復蘇,但由於外圍經濟體的貨幣擴張,以及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隨後出現的高企,直接造成我國通脹水平上升的速度以及高點超于市場預期。”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看來,在當前貨幣政策鬆動加速的時候,有必要適時採取相應政策調控通脹預期。
“利率政策放鬆的力度,必須考慮到仍然存在的物價上漲壓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警惕資産泡沫穩增長需要長效機制
在政策鬆動和貸款反彈的背景下,我國貨幣供應量增勢也于年中實現了“U型”反轉。根據央行最新數據,6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3.6%,環比增長0.4%,呈現出築底反彈之勢。截至上半年廣義貨幣M2餘額達92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有關經濟學家認為,金融是經濟運行的血脈,一定數量的資金投放有利於刺激投資,起到阻止經濟失速下滑的作用,最終實現經濟快速企穩回升。但分析人士同時建言,在發達國家重啟零利率政策的背景下,貨幣投放過多,經濟增長過多依賴資金要素投入,最終將不利於經濟的平穩可持續發展。
“截至2011年末,我國M2與GDP的比值已達1.8,屬全球較高水平。這固然有我國融資體制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客觀原因,但畢竟貨幣條件過於寬鬆會帶來潛在的通脹和資産泡沫壓力。”連平指出。
資料顯示,2001年我國廣義貨幣存量M2為15萬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92萬億元,10年間在經濟總量增長1.5倍的同時,廣義貨幣M2已增長了6倍。
“中國經濟未來增長應通過技術投入而不是通過貨幣投放來拉動。”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全部動力在於市場化、在於改革,建立長效可持續機制。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