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2012年5月份的PMI為50.4%,比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五個月的上漲。(6月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
眾所週知,作為十分重要的先行指標,一定程度上PMI對經濟狀況的反映,比GDP、CPI、財政收入等指標更為重要、更為直觀、更具有針對性。特別象我國這種以製造業為主體、經濟發展速度一直比較快的國家,PMI的榮枯情況,更能反映經濟狀況的好壞、經濟形勢的優劣。如果PMI掉到“枯榮線”(50%)以下,且不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好轉,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與PMI整整回落2.9個百分點相比,分項指標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問題就更加突出、更為嚴重了。
首先,新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全部回落至枯榮線以下。其中,5月份的新訂單指數回落了4.7個百分點,在連續4個月高於枯榮線之後,本月也降至枯榮線以下,為49.8%;進口指數則在回落了2.4個百分點後,也跌至枯榮線以下,為48.1%。
第二,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幅度巨大。4月份,該指數為54.8%,遠高於枯榮線,5月份,卻一下子滑落至44.8%,整整回落了10個百分點,跌至枯榮線以下。滑落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近年來少見。
第三,原材料庫存指數繼續惡化。原本該指數就處於枯榮線以下,5月份又回落了3.4個百分點,只有45.1%,低於枯榮線近5個百分點,為2009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
第四,基礎原材料加工業指數狀況令人擔憂。從公佈的數據來看,裝備製造業數據明顯好于基礎原材料加工業,基礎原材料加工業則明顯呈不景氣態勢。
種種現象,都直指一個方面的問題——需求嚴重不足。就新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來看,需求不足的矛盾不僅表現在生産消費上,更表現在生活消費上。正是由於生活消費的需求嚴重不足,導致了生産消費的需求不足,最終反映到了新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的嚴重回落上。要想使這兩項指標儘快走出回落通道,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促進消費需求,特別是生活消費需求,通過生活消費需求帶動生産消費需求,最終帶動新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的回升。
按理,在物價壓力仍然較大的情況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回落,應該是一件好事,説明上遊的原材料價格下降了。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卻並不完全如此。儘管石油等大宗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帶動了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的下降,但是,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此,而是需求嚴重不足造成的。正是需求嚴重不足,才使主要原材料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導致價格大幅下降。切不要只站在CPI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就眼前而言,需求不足的問題可能比CPI影響更為重要。解決不好,出現滯脹也不是沒有可能。
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的實體企業對目前經濟狀況以及中央重視實體經濟問題的看法,是會讓人大吃一驚的。他們不僅對經濟前景十分悲觀,而且對“重視實體經濟”的提法也信心不足,認為只是一種暫時的需要,並不是真正的重視。理由是,實體經濟的復蘇,決不是“重視”一句話就能改變的。市場沒有需求,再重視也是一句空話。反過來,原材料庫存指數的惡化,又影響著企業的生産消費需求,影響著企業技術改造和項目投資的積極性。實體企業資金需求意願下降,是一個非常嚴重、非常嚴峻的矛盾。
有專家認為,裝備製造業指數好于基礎原材料加工業指數是一種好現象,説明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這種想法實在太過天真,至少是不了解實際情況的表現。裝備製造業指數好于基礎原材料加工業,要知道,上一輪經濟刺激的後續效應仍在發揮,特別是機械製造,主要還是依靠政府投資等非生産性投資的支撐。而隨著政府投資等非生産性投資逐步趨向理性,裝備製造業指數也很難保持目前的態勢,下降也是一種趨勢;同時,基礎原材料加工業對市場的反應比較敏感,而裝備製造業反應一般比較滯後。按照目前的實際狀況,裝備製造業指數下降也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市場對裝備製造産品的需求也呈現出逐步萎縮、逐步清冷的趨勢。
不可忽視的是,5月份PMI所反映的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應當也必須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和警覺。如何快速啟動消費,對穩定經濟增長十分關鍵和重要。目前所採取的以加快項目審批為主要抓手的投資拉動政策,不失為一種策略。但是,卻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只能管得了眼前,卻管不了長遠。真正有效的手段,還是要啟動最終消費需求,亦即居民消費和生活消費。在政府讓利,把“消費權”還給居民、還給企業的同時,需要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既要包括居民的生活消費,也要包括民間投資者的生産消費——其中,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步伐,規範社會財富分配行為,是最重要、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譚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