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即將過去的2011年,全球各類股票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並購浪潮,不過,最終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過去的一年,全球各大上市交易所的總市值蒸發了超過210億美元,而真正完成的並購交易只有一宗。
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與德交所的合併自然是今年交易所並購的第一大案。但因為交易推進緩慢,紐交所的股價今年已累計下跌13%左右。
今年2月初,紐約泛歐交易所和德意志證券交易所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正在就並購交易進行深入談判,可能會合併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並購後的新公司將由德交所的股東控股,持股比例達到59%至60%。據估計,該交易規模可能達到170億美元。一旦交易達成,將形成一個跨越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葡萄牙的全球最大證券和金融衍生産品交易平臺。新公司實體的註冊地將選在荷蘭,而非美國的紐約。不過,這一交易在最終完成前需通過雙方董事會、股東以及監管部門的批准。
最新的進展是,美國司法部大約一週前宣佈,已“有條件批准”上述交易。不過,歐盟當局還沒有放行。歐盟針對此案的反壟斷審查原本預計能於今年12月完成,但現在看來要延長到明年。
其他一些大型交易所的合併案也不順利。比如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的股價今年跌了19%,該交易所與新加坡證交所的合併協議在4月份宣告破裂。另外,倫敦證交所的股價今年也跌了5.2%,多倫多證交所的母公司TMX集團拒絕了倫敦證交所的收購提議,傾向於接受由加拿大銀行和養老基金組成的財團的報價。
根據彭博資訊對金額在10億美元或以上的交易所並購的統計,受民族主義因素、反壟斷憂慮和市場劇烈波動等原因影響,證交所之間今年已宣佈但未能完成的並購交易總金額超過370億美元。由於並購遇阻,以往困擾交易所的問題自然也沒法得到解決,比如説交易保證金率下降、銷售額和利潤增長前景黯淡等等。
不過,從長遠來看,一些人認為,交易所進一步整合仍是大勢所趨。哈佛大學信託基金的研究總監霍伊爾表示,交易所基於今天的盈利和商業模式並不具有可持續性,要保持競爭力,各大交易所必須開展並購。他表示,從長期來看,交易所成為全球性的跨國公司尤其重要,而並購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