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CPI不斷上升,通貨膨脹的形勢比較嚴峻;國外,美國歐盟等經濟體出現債務危機,整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在這一年,為了控制物價,管理通脹預期,央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多次上調存準率和加息,成功控制住物價漲幅,宏觀經濟實現健步前行。2012年即將到來,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世界經濟,以及國內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穩健的貨幣政策又該有哪些變化?如何更好地實現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
此外,社會融資規模這個新指標,能否取代傳統的信貸規模和M2數據,成為宏觀調控的風向標?2012年貨幣政策具體變動的路徑怎樣?眾多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一定要給2011年的貨幣政策加上一個時髦的形容詞,“糾結”可能是最合適的。上半年糾結于高通脹和負利率,糾結于保增長和調結構,而到三季度開始則糾結于中小企業融資難和經濟增速陡降的風險。
到目前為止,2011年央行三次加息,六次上調存準金率和一次下調,種種手段背後,蘊含了央行怎樣的調控思路。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定調“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面對歐美經濟體債務危機,外部經濟環境持續的惡化,都將給2012年的宏觀經濟運行帶來影響。
2011年從收緊到微調
早在201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2011年貨幣政策的定調就是“穩健”,而事實上,由於2011年上半年各月CPI不斷創新高,央行通過加息和上調存準率等手段實際執行了“偏緊”的貨幣政策。
2011年7月6日的最後一次加息後,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50%,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56%。儘管依然沒有改變負利率的狀態,但是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闡述下一階段政策思路時,仍表示將合理運用利率等價格調控手段,管理通脹預期。
12月下調存準率後,大型銀行的存準率為21%,中小型銀行的為17.5%。
實際上,數量型工具的使用是2011年調控的主要特點,“2011年更多的是以數量型調控為主。”西部證券宏觀分析師劉彥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此輪通脹的一大重要原因在於央行從2008年底開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計劃帶來的貨幣超發、流動性氾濫。為了根治通脹,加之應對上半年流入的境外資金而産生的外匯佔款,監管層給“流動性”閘門上了不少安全閥。
2011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5.68萬億元,同比少增5977億元,前三個季度中每個季度貸款同比都是少增的。也正是從10月份起信貸投放的窗口率先透露了政策 “微調”的信號,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5868億,同比多增175億元,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622億元,同比多增78億元。2011年前11個月,共計新增貸款6.829萬億,雖然較年初預期的全年7.5萬億目標還差6710億,全年新增信貸可能難以達到7.5萬億,但是四季度新增信貸是在銀行資金日益緊張、存貸比壓力加大的狀況下實現的,如果不是有微調的指導,應該不會連續兩個月同比多增。
促使央行作出改變的原因很明顯,我國GDP增速呈逐季下滑態勢,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9.5%,三季度9.1%。為了防止經濟在四季度出現快速下滑,央行有必要“預調微調”。同時,CPI指數從8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回落,尤其是11月CPI增速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低,也給政策微調創造了空間。12月的存準率下調,“他提供的一個政策含義,就是在增長、通脹、結構裏面,增長是放在首要位置,現在通脹壓力小了,更加關注增長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