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乳製品逆勢漲價潛藏“超常邏輯”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0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蒙牛乳業(眉山)公司生産的一批次産品被檢出有很強的致癌物質後,按照正常的商業邏輯,這將引發乳製品的滯銷,從而導致乳品的降價。可是情況恰恰相反,乳品價格不降反升: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製品將集體漲價,漲價幅度為每箱1到2元。

  據稱奶源、包裝材料和用工成本的漲價是這次乳製品漲價的直接原因。人們也許不會過多質疑這個漲價原因,人們質疑的是漲價時機。

  每次負面新聞出現,都會對産生負面新聞的企業和同類商品造成信譽打擊,尤其是深入“腹”地而又聲譽不佳的食品,人們購買時會更加小心翼翼,如此逆勢而漲的原因何在?廣州乳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分析説:“今年以來國內乳企負面新聞不斷,如學生奶事件,這些負面事件爆發後,企業要花大力度去消除影響,這部分投入會很大。此外,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加大廣告的投放力度,這都加大了企業成本支出。”

  如果分析準確,那麼就是説,企業出了問題要處理公關危機,要加大宣傳廣告,需要付出增加成本的代價。這個代價本應由問題企業承擔,最後卻由消費者埋單,這種“主人滋事,客人代罪”的情況出現于壟斷時代並不奇怪,但它卻出現在乳品企業和産品眾多、買方力量凸顯的今天,這令人感到費解。依照正常的消費邏輯,國産乳品問題頻出而又逆勢漲價,人們應該選擇質量相對較有保障的進口乳品,這會加大國産乳品的銷售難度,也將逼使乳企不敢輕易做出漲價決定。現在的國産乳品敢在負面消息不斷中説漲就漲,一定有它的“超常邏輯”。

  在人類生存過程中,像水與大米等維繫生命正常運轉的食物是不可或缺的,而對大部分成人來説,乳品則不屬於生命必需品。當生活還處於艱難尋獲維繫生命的基本需求時,人的追求只能是向下或“平追”的,這時的乳品就是奢侈品。當生活由維繫生命常量變為追求生命質量時,人的追求視線就會更上層樓,這時乳品就成為高一層次的準必需品。當今中國人的生活已經由基本需求向高一層次需求挪移,但還沒有達到可以輕鬆追求更高層次商品的生活境界。處於“追下有餘,追上不足”境地的群體是一個尷尬的群體。這樣的“夾層生活狀態”決定了人們對商品有選擇空間,但選擇空間有限;在乳品消費中,表現為“放棄喝奶心有不甘,追求進口力猶不逮”兩難窘況。

  儘管中國有人有能力到國外掃蕩奢侈品,但大部分人還遠未擁有如此氣派的實力,還只能做出必要選擇而非充分選擇。因此,國産乳品再怎麼漲價,畢竟也比進口乳品便宜,也更匹配多數人的消費能力。這使得人們面對負面又負心的一些國産乳品時,“想説愛你不容易”,想説再見同樣不容易。也許正是看中了多數消費者的這種“夾層心態”,那些乳品企業才敢逆勢漲價。

  這次乳品企業同時同聲漲價,表現了罕見的“步調一致”,令人懷疑他們結成了價格同盟。在部分中小型乳企遭到淘汰之後,幾大上市公司乳企更加容易“團結一致”。這種團結如果用以應對國際市場則有利於民族企業,但如果用以應對國內消費者則後果堪憂。儘管消費者難以結盟,但當沉默的群體被激怒時,必將形成翻江倒海的力量。———這種力量你永遠不可低估!(何龍)

熱詞:

  • 逆勢
  • 團結一致
  • 漲價幅度
  • 乳製品
  • 集體漲價
  • 乳品企業
  • 商業邏輯
  • 負心
  • 上市公司
  • 批次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