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工人日報:快遞成“慢遞” 誰讓他們如此無忌?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8日 14: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從北京市區發快遞到烏魯木齊市區要多少天?15天,而這還是在打了無數個電話催促後的結果。

  12月21日,工人日報《産經新聞》,以《快遞衝年關,服務如何過大關》為題,關注了快遞服務問題,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誰知,記者又親身經歷了快遞的野蠻服務。

  12月7日,記者找飛康達快遞,從北京市區發快遞到烏魯木齊市區。之前打聽了下,通過郵局EMS是3~4天,普通快遞是7~10天。為了保險,記者多出7元錢讓飛康達轉郵局EMS。12月13日,快件沒到,打電話查詢,説是12日已到烏魯木齊,保證第二天上午就送到。誰知到了20日下午快遞還沒到,再打電話詢問,説烏魯木齊分公司搬家,打不通電話沒法查詢,還反問記者:“你急什麼?”“你不知道速遞都爆倉了嗎?”

  記者質問:“不是讓你們轉郵局EMS了嗎?難道郵局的電話也打不通嗎?”後來,飛康達的查詢員才承認根本沒轉,還説:“想上哪告就上哪告吧!”而該公司投訴電話也永遠沒人接。

  記者打12315電話投訴,一直佔線,好不容易打通後,服務人員告知因快遞的是文件,不屬於他們管,讓打郵政管理部門申訴中心12305投訴。而12305也是打了多遍一直忙碌,記者只好在網上進行投訴。

  在打了幾十個電話、經歷了備受煎熬的兩天后,22日下午,收件人打來電話説快遞終於到了。從12月7日到22日,快遞在路上走了15天,成了名副其實的“慢遞”。

  12月27日,飛康達打來電話,稱把速遞費退給記者,這事就算完了。見記者不同意,又説頂多按速遞費3倍賠償。

  元旦春節將至,商務快遞、網購促銷疊加出現。運力緊,包裹積壓,去年年底的快遞荒老問題又出現了。

  從往年年底情況來看,消費者針對快遞行業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快件延誤、損壞或丟失等。據了解,個別快遞企業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還存在超範圍經營、業務轉包、非法辦理違禁物品運輸等問題。

  快遞不快,與節前業務量暴增有關係。國家郵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進入旺季以來,業務量最高時達到1800萬件,比平時增長了60%。而網上促銷一般時間較短,導致短時間內業務量猛增,甚至出現爆倉的狀況。

  有關專家介紹:“國內快遞公司現在還是依靠人工來分揀快件,末端配送採用‘人海戰術’,屬於勞動密集型。隨著業務量增大和國內勞動力日趨緊張,‘人荒’將日趨嚴重。”

  目前,許多快遞公司開出了3000元~10000元不等的工資,甚至將目光投向了報紙投遞員,但往往“一個月都招不來一個人”。業內人士介紹,在集散這一塊可以加班卸貨,因為技術含量不高,但寄送環節招臨時工解決不了,因為簽收是有技術的,國家甚至要通過考試才能上崗。快遞員成了“香餑餑”,底氣和脾氣自然就大了不少。

  “國內快遞行業至今處於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的狀態。”據了解,國內共有快遞企業1萬多家,不少都是採取加盟承包、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一個倉庫、幾個人、幾部手機和助動車就開業了,主要業務集中于低端市場。

  快遞業暴露出的問題,簡單看是因為人力物力不足,實則是物流配送遠遠落後於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所致。專家們認為,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投入資金和技術,引入國外快遞企業先進的分揀技術,整合快遞網絡,爭取航空幹線的支持,實現智慧化高效化。

  不過,持續的“用工荒”和與之相關的快遞質量不穩定,也在倒逼快遞業洗牌和升級。

  快遞不快,也與現行的快遞服務標準不具備強制性有關係。現行的快遞服務標準雖然規定了送達的時間等,但是個推薦性標準,也就是説快遞公司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即使不遵守也不會受到懲罰。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後投訴無門,無怪乎飛康達的快遞查詢人員可以叫囂:“你想上哪告就上哪告吧。”

  有關專家呼籲:要制定法律法規,加強對快遞業的監管。這樣才能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不再讓快遞成“慢遞”。(記者 劉 靜)

熱詞:

  • 快遞服務
  • 快遞業務
  • 快遞公司
  • 無忌
  • 慢遞
  • 香餑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