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大學生創業故事:山溝溝撿到“金蛋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8日 1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恩施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2月9日早上5點,在恩施市龍鳳鎮大轉拐村,大學生創業者趙本清被鬧鐘叫醒。他迅速起床,穿上工作服,來到工作間,為山地雞配飼料。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粉碎、攪拌,幾百公斤雞飼料準備好了。

  7點左右,他端起雞飼料,來到雞舍,門前早已聚起大片山地雞,咯咯直叫。一盆飼料撒完後,又盛上一盆,把三四個雞舍都喂遍時,汗水從額頭上滾落。8點,忙完這一切,他吃過早餐,開始和妻子一起撿雞蛋。提著籃子,搜尋每個雞捨得角落,攆走雞群,蛋就趴在那裏……每天,提著沉甸甸的雞蛋出來,50多公斤,由喜悅變為平常,由苦累變得開心。

  11點左右,他又要給雞喂中餐,重復早上的動作。他像呵護孩子一樣,照料這些山地雞。喂的時候,會時不時拎起一些雞,觀察雞的長勢。養雞最怕雞生病了。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他,專業知識派上用場,喂中藥、打針。在這裡,他中西結合,土洋結合,沒想到,效果非常好。

  下午兩點,他來到自家的菜地砍青飼料。菜葉、青草,近萬隻雞,一天要投放幾百公斤菜葉子。每次菜葉扔下去,雞搶成一團。平時不夠時,就開車去農戶家收購。

  忙完這一切後,他開始裝蛋。蛋盒一字排開,不一會兒功夫,雞蛋填滿了所有的盒子。

  5點鐘,趙本清開著一輛麻木車,裝載上雞蛋,從大轉拐村駛上318國道。一個多小時後,他到達州城,開始為客戶送雞蛋。夜深了,他疲憊地往家走……

  新聞解讀

  窮山溝溝,也可撿到“金蛋蛋”。這對趙本清來説,如同一場夢。只不過,夢想成真的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2004年,趙本清畢業于恩施職院,當過志願者、打工仔,然後辭職回鄉,創辦恩施市龍鳳鎮大轉拐村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利用循環養殖模式和發酵床技術養雞。

  從大學生到創業者,趙本清走過了不尋常的路。3年的打工生涯,他沒存到一分錢,但掌握了養殖技術。

  説幹就幹。沒有本錢,趙本清賒回來2000多羽雞苗,父母種的包谷、紅薯都成了雞飼料。父母看到幾千隻雞放養在山坡上,心裏很著急,白天黑夜都幫著忙活。

  有了家人的支持,趙本清開始在發酵床上做文章。雞糞發酵分解後長出的菌絲成為山地雞最好的飼料,既能增強雞的免疫力,又能增加雞肉肉質的細膩感,還能提高産蛋率。2010年5月,他引進2500羽土蛋雞。因發酵床生態放養,沒有添加任何激素飼料,所産的雞蛋與農家散養的雞産的土雞蛋一樣,但市場價高於普通土雞蛋。

  創業之初,家裏人十分不滿。“好好的工作不幹,漫山遍野去養雞,幾年大學硬是白讀了……”他的母親常常這樣嘮叨。父親也一樣,“看到孩子這麼辛苦,你不可能不管吧。”埋怨歸埋怨,手裏卻在不停地幫他。

  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目前,這個合作社年出欄3萬餘只山地雞和30余噸土雞蛋。一年實現利潤50余萬元。大轉拐村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已吸納30多名社員,帶動周邊50多戶村民養殖山地雞。

  趙本清和村民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撿到了“金蛋蛋”。

熱詞:

  • 趙本清
  • 大學生創業
  • 養雞
  • 土雞蛋
  • 雞飼料
  • 山地
  • 專業合作社
  • 故事
  • 放養
  • 一個多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