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許多民辦教育機構不敢明目張膽地提賺錢,而是打著公益旗號,註冊為學校,實質卻是公司化運作。關於“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分類管理,則讓這些民辦教育投資者不得不面臨選擇。
北京海淀區東北旺鎮的一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教舍當中隔斷沒有封頂,一邊上語文課,一邊上數學課
2010年5月,教育部印發《關於組織申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利用試點帶動整個教育改革的佈局逐次展開。在十大改革中,“探索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辦法”被認為是民辦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浙江省、上海市、深圳市和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等“三地一校”被列為主要試點。
從《通知》下發到如今已過去一年多,而對於什麼是分類管理,如何引導合理分流等,在民辦教育界仍未達成一致。即使在被定為試點的上海、浙江和深圳等地,因為對分類管理認識的不同,這一管理辦法也未從紙面走向現實。
“分類管理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但在我國,分類管理在各地均遇到了不同意見、反彈和抵制。”上海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院院長胡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許多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或出資者並不希望進行分類管理,而大多數政府官員和校長都支持分類管理。這也讓分類管理的探索很難達成共識,“現在仍處在觀望階段。”
民辦教育能否公開要“回報”
早在2009年,對民辦學校是否要按“營利與非營利”進行分類管理的問題就已有過激烈爭論。
2011年1月,國家頒布《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其中第44條提出將“積極探索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然而,有關分類的爭議並沒有因此停止。
為什麼對“營利與非營利”會引起如此大的反彈?
新中國的民辦教育肇始於上世紀80年代,在經歷了10年的高等學校斷檔之後,社會大學開始涌現,我國也開始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辦學體制改革,民間資本由此參與教育領域的投資。
“中國以前是‘窮國辦大教育,”胡衛説,我國的民辦教育是在國家財政極其困難、教育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通過發展私營經濟、默認出資人經濟利益訴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不論資金的性質和來源,只是提倡社會力量辦學”。
最早的民辦教育,從高考輔導班開始,逐漸擴展至學歷教育。“我國現有民辦學校基本上屬於‘投資’辦學而非‘捐資’辦學。”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黃新茂曾有這樣的論斷。這與西方國傢俬立學校的發展是完全不同的路徑,國外的私立學校主要是教會、財團、基金會和個人捐資辦學為主導,從某種角度上講,本質是“非營利性”的。
但在我國,即使是在辦學許可證上註明“不要求取得回報”的民辦學校,其舉辦者多數還是想取得合理回報的。如上海21所民辦高校中,只有杉達學院一家是靠捐資滾動發展起來的,其他全是投資辦學。
2003年《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為民辦學校獲取合理回報提供了法律依據。該法雖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同時,為了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教育,也規定“民辦學校在扣除辦學成本、預留發展基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費用後,出資人可以從辦學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
正是這句“合理回報”引發了教育投資者們的無限遐想,也促進了社會資本參與民辦教育投資的熱情。然而,我國民辦教育的現行法律法規和一整套政策都是基於教育的非營利性而設計的。即使是《民辦教育促進法》關於“合理回報”的規定,在此後長達8年的時間裏,一直還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同,處於被“擱置”狀態。
於是,許多民辦教育機構不敢明目張膽地提賺錢,而是打著公益旗號,註冊為學校,實質卻是公司化運作。關於“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分類管理,則讓這些民辦教育投資者不得不面臨選擇。
問卷調查折射出的態度
今年6月,上海建橋學院民辦高等教育研究所會同中華全國工商聯民辦高教協會、上海市工商聯民辦教育協會、江蘇省工商聯民辦教育協會向部分民辦學校舉辦者就分類管理的態度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
調查顯示,近20%的被訪者認為現在對民辦學校進行分類管理是有必要的,有近80%的被訪者“不贊成”分類,認為“時機不成熟”。
同樣,上海教科院民辦教育研究所一份最新的《民辦學校法人分類管理問題研究》課題報告表明,有關分類管理各界尚未形成廣泛共識,仍存在較大意見分歧。
課題組對民辦教育較為發達的上海、浙江、廣東三地134所民辦學校進行了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多數民辦學校舉辦者不贊成對學歷教育進行分類管理。
而且,關於分類管理也存在著較大的地區差異,“在上海地區,72.31%的人認為時機成熟;而在浙江,這一比例只有21.82%,廣東更只有7.14%。”該課題報告指出。
此外,在談及強制推行分類管理、學校該如何選擇的問卷調查時,民辦教育發達的廣東地區有35.71%的人選擇“退出教育領域”。
“要求民辦學校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之間進行選擇,至少是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都選非營利性,是政府比較期望的結果。”上海民辦教育研究所對分類管理有著深入研究的研究員董聖足告訴《瞭望東方週刊》。上海市教育系統的一名官員對本刊坦言,“學歷教育就是非營利性的”。
(本文來源:瞭望東方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