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4日報道】題:中國老式商店的懷舊(記者邁克爾 布裏斯托)
三里屯Village是北京一處高檔購物區,新富階層常在這裡購買昂貴的外國品牌商品。這裡已經成了中國物質享樂主義未來美景的一個標誌。
不過中國的消費者並不是早就有這樣豐富的購物選擇的。就在幾十年前,除了食品之外的大多數商品還都要在傳統的百貨商店購買,那裏通常出售廉價的國産商品。
大多數人現在都拋棄了這種傳統商店,轉而選擇更時尚的購物方式。不過,還有一些這樣的商店仍在繼續營業,而且近幾年還吸引了更多喜歡懷舊的人。
隨着中國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正迅速逝去的時代開始有了一種懷舊情懷。像永安路百貨商場這家傳統商店近來顧客就多了起來。這家四層樓的商店1958年在北京落後的南城開業。
許多現代化的商店都喜歡極簡化的環境設計;在寬大的空間裏只展示很少的商品。但永安路百貨商場不是這樣。商品都在貨架或玻璃櫃裏層疊堆放着。
在墻漆已開始剝落的狹小店面展示着各種各樣的日常用品,從白色搪瓷茶缸、保暖內衣到各種布料。
劉秀容(音)已經在這家店裏工作了30多年,她負責出售已經不再時髦的廚房用品和化粧品。不過她説,近來情況開始有所改變了。“現在像這樣賣國産貨的傳統商店已經不多了。人們都喜歡去新潮的大商場,”54歲的劉説。她的工作從前曾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不過現在來買東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因為他們發現我們的東西確實值得買”。
一名叫王欣(音)的年輕人就正在買她媽媽從前用過的護手霜。“這些産品我看著感覺特別親切。包裝這麼多年都沒變。現在大家都開始懷舊了,”她説。
永安路百貨商場還有一些正在快速消失的職業———像裁縫和修錶匠。
從前國營商店的售貨員態度都很冷淡。他們最常説的話就是“沒有”。不過競爭已使他們逐漸改變了態度。“那時候實行的是‘大鍋飯’原則。不管你幹得好不好,拿的錢都一樣多,”另一位老營業員張女士説,“不過情況已經有很大變化了。現在都是‘微笑服務’。”
音樂工作者薛世霞(音)就穿過整個北京城來這裡買東西。當她看到那麼多價廉物美的鍋碗瓢盆時,簡直樂得合不攏嘴了。
“現在我老了,就特別懷念年輕時用過的東西。那時跟現在的生活太不一樣了,”她説,“每個人都喜歡進步。但雖然我們在發展,我還是忍不住要懷念過去。”
對於薛世霞這樣喜歡懷舊的人來説,幸虧還有永安路百貨商場,以及裏面那些屬於一個正在逝去時代的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