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歐盟航空碳稅開徵在即 我國航企多手段緊急備戰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7日 0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汪珺

  三年前,歐盟的一項法案致使全球航空業陷入一個尷尬境地。2012年1月1日起,歐盟將對所有到達和飛離歐盟機場的航班徵收超出配額的碳排放費。據測算,“榜上有名”的33家中國航企,到2020年將累計繳納碳稅約176億元。

  國內各航空公司紛紛響應、積極備戰,一方面通過引進新飛機、優化航路、提高運營效率等力促自身減排,另一方面也在尋求多方支援與合作,探尋包括訴訟在內的最佳解決途徑。距離新年曙光的來臨只有短短幾天時間,一切都顯得迫在眉睫!

  碳稅逐年遞增

  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中航協”)測算,碳稅開徵第一年,進出歐盟的中國航空公司將因此增加總成本8億元人民幣,此後將逐年遞增,2020年達到30億元,9年內將累計繳納碳稅約176億元。

  對於可能增加的企業成本,多位國內航企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尚無法提供可公開數據。“這一數據不是恒定的,要根據航班量進行調整。”中國國航(601111)新任董秘饒昕瑜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國航是目前擁有最多歐盟市場份額的國內航空公司。公司前任董事長孔棟今年6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稱,若徵收碳費,可能初期國航每年將增加成本2億-3億元人民幣,以後還將逐年增加。根據國航2010年年報,公司2010年的營業成本約610億元。照此估算,增加的碳費約佔公司總成本的0.3%。儘管所佔比例不高,但隨著收取比例的逐年增加,對航企可謂是一項長期負擔。

  油價高企,國際航空運輸市場低迷,若再徵收碳稅,對航空業而言無疑“雪上加霜”。國內航企也在多方努力。饒昕瑜稱,國航一直在企業經營中力推節能減排。“比如引進一些新飛機,機齡越短,燃油效率更高。另外還包括研發生物燃料、倡導綠色航班等。”

  海航媒體關係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公司引進的波音787飛機燃油消耗率較低;並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將機上設施做輕做薄。“公司進入歐洲市場較晚,目前份額較少。之前一直用空客系列飛歐洲,油耗相對較大,現也正在做一些調整。”他稱。

  至於增加的成本是否會轉嫁給消費者?“目前公司沒有這方面的考慮。”饒昕瑜稱。

  尋找解決途徑

  今年10月,中航協聯合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四家航企,欲起訴歐盟徵收碳排放交易稅的計劃。訴訟焦點集中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氣候問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上”。

  “公司法律部門正在就此進行相關論證,重點在如何應對,爭取不按歐盟現行的要求徵收。”饒昕瑜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這個事情的參與方已不僅是航企,涉及多個相關部門,起訴也並非唯一或最佳的做法,“需要多方探討最有效的解決途徑”。

  起訴的確並非易事。美國作為該項法案出臺後的第一個反對者,在12月21日歐盟法院的裁決中遭到敗訴。理由是:歐盟不是《芝加哥公約》締約國,公約對歐盟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歐盟碳排放交易計劃沒有違反任何其他國際法。

  中國航空公司面臨的訴訟環境更為複雜。據悉,徵收名單上的33家中國航空公司分屬10個歐盟成員國管理,就連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也分別由德國、法國、荷蘭和匈牙利管理。中航協副秘書長柴海波曾向媒體坦言,勝訴難度確實很大,要在歐盟控告他們自身的法律不合理,有很多天然屏障。

  據悉,中航協已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措施,採取“聯合談判”和“貿易反制”兩條腿走路。有媒體報道稱,目前中航協和四大航企希望得到來自民航總局、發改委等的更多支持。此外,外交部、財政部也正在配合探討相應舉措。

熱詞:

  • 國航
  • 航空公司
  • 碳排放
  • 備戰
  • 歐盟法院
  • 歐盟市場
  • 中航
  • 歐盟成員國
  • 芝加哥公約
  • 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