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突破農機農藝融合重大關鍵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機農藝融合關鍵技術取得明顯突破還被放在具體的規劃目標之中。分析人士認為,農業機械製造和推廣是農業科技發展的重點,吉峰農機、新研股份等相關上市公司長期受益於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市場的不斷擴大。
此外,規劃提出對重大關鍵技術進行攻關,涉及的行業除了種子、農機,還包括節水、新型化肥農藥等。據分析,緩控釋肥、低毒農藥等板塊也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儘管化肥、農藥是傳統産業,但是這些新型産品將作為替代品切入這一龐大的市場。
農機成長空間巨大
分析人士認為,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業生産的必由之路,國家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力度將會維持較長的一段時期,並對農機行業的發展起到強勁拉動作用。我國今年農機購置補貼為175億,比上年增加20億,如果按照1:3.35的歷史拉動比例來算,今年將拉動農機需求760.64億,相當於2010年農機工業總産值2838.1億的26.8%。
世紀證券分析師稱,目前我國農機化率為52.3%,距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到2015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新研股份是具備技術優勢的中高端農機領先企業,研發實力國內領先。公司大部分産品價格為國外同類産品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已使外企逐步退出國內市場。
中投證券分析師則認為,對於農機産業鏈的上遊製造環節與中游流通環節來説,利潤分佈已悄然由傳統的製造環節向流通環節轉移。上遊農機製造企業數量眾多,有9000多家,除了像山東時風、中國一拖、福田雷沃、山東五徵等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多數企業的規模較小,大企業不強、小企業不專現象較為普遍,中小型低端産品産能過剩。
中國農機流通行業“馬太效應”日益明顯,目前行業格局與經營規模已逐漸向大而集中方向轉變,涌現出了一批以吉峰農機、江蘇蘇欣為代表的連鎖經銷企業,隨著這些企業銷售規模的增長及渠道網絡的擴張,與上遊製造企業的議價能力將逐漸增強,相應從上遊製造企業中分得的利潤也將越多。保守預計“十二五”末農機流通市場年銷售額將至少達4000億元。
新型農化産品獲推
新型農化産品方面,分析人士認為,政策對於傳統的大宗農藥、化肥産品不是利好消息,但是新型化肥、農藥具有低毒、環保、高效的特點,其推廣使用受到政策鼓勵,未來的市場佔有率將逐步提升。
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緩控釋肥産量超過10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50%,2007-2010年年均增長率超過60%。保守估計,未來5-10年,緩控釋肥的平均增長率仍會保持在30%左右。以此測算,2012年産量將達到170萬噸,2015年達到370萬噸。據分析師介紹,上市公司中緩控釋肥相關的上市公司包括金正大、史丹利、芭田股份等。
金元證券分析師稱,高毒替代是農藥産業調整升級的直接推動力。隨著我國對環保、食品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農藥産業發展水平逐步提高,政府逐步推動了高毒替代的進程。通過禁止高毒農藥的使用,推動農藥産品向高效、低毒、低殘留方向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相關農藥製劑企業的優勝劣汰。(顧鑫)